见《滇南本草》。为蒲公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咽喉经验秘传》。即双乳蛾。见该条。
经外奇穴名。《外科大成》:“便毒灸法:随患之左右,量手中指为则子,次自手掌尽处横纹量起,自臂当中以则子尽处是穴,麦子大艾炷灸三壮,肿消痛止。”所指灸处,即位于前臂屈侧,掌长肌腱与挠侧腕屈肌腱之间,腕横
经外奇穴名。位于翳风穴后1寸处。布有耳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后动、静脉分支,深部在颈内动、静脉网(有迷走神经、交感干的颈上神经节)。主治夜盲,近视,远视,白内障;以及内耳性眩晕,视神经萎缩,青光眼,失眠
见《兰室秘藏·阴痿阴汗门》。即固真汤,见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肺形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经济植物》。为白云花根之别名,详该条。
即发泡。详该条。
病证名。见《医钞类编》卷七。《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酒性大热,最易伤胃,胃气不守,乱于胸中,中焦之血,不布于经络,因热射肺而为咳逆,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循经考穴编》作鱼肠。即承山,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