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落葵

落葵

《全国中草药汇编》:落葵

药材名称落葵

拼音Luò Kuí

别名藤罗菜、藤七、红藤菜、藤菜、滑菜果、潺菜、寸金丹、胭脂菜、胭脂豆、软姜子、粘藤、白虎下须、猴子七

来源落葵科落葵属植物落葵Basella rubra 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甘、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接骨止痛。用于阑尾炎,痢疾,大便秘结,膀胱炎;外用治骨折,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烧烫伤。

用法用量1~2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备注(1)云南省个别地区认为本品有滋补强壮的功效,全草可用于久病体虚,头晕;根部治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症;花治乳头破裂,水痘。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落葵

药材名称落葵

拼音Luò Kuí

别名薛葵、蘩露(《尔雅》),承露(《尔雅》郭璞注),天葵(《别录》),藤葵、胡燕脂(《开宝本草》),藤儿菜(《日用本草》),滑藤、西洋菜(《品汇精要》),御菜、燕脂菜(《纲目》),紫草(《救荒野谱补遗》),燕脂豆、木耳菜(《植物名实图考》),藤露(《中国药植志》),潺菜(《广州植物志》),紫葵(《福建民间草药》),紫豆藤(《江苏植药志》),红藤菜(《陆川本草》),软藤菜、滑腹菜(《南宁市药物志》),红鸡屎藤(《闽南民间草药》)。

出处《别录》

来源为落葵科植物落葵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态肉质、秃净的草质藤本。长可达数米,有分枝。茎绿色或淡紫色。单叶互生;具柄,稍肉质而厚;卵形,长3~12厘米,先端渐尖而钝,基部微心形或下延,全缘。穗状花序腋生,单生,长5~20厘米,花长约4毫米;苞片1,线形,长1~2毫米,生于花下;小苞片2,卵形,长不及0.5毫米,生于二侧;萼片淡红色,基部合生,先端5裂,裂片钝,直立;花瓣缺如;雄蕊5。着生于花被筒上;雌蕊1,子房球形,花柱3,基部合生,柱头长椭四形。浆果卵形或球形,暗紫色,长5~6毫米。花期春季至冬初。

生境分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

化学成分叶含葡聚糖、粘多糖(组成中有L-阿拉伯糖、D-半乳糖,L-鼠李糖及糖醛酸)、β-胡萝卜素等类胡萝卜素及有机酸。尚含皂甙、铁等。

性味甘酸,寒。

①《别录》:"酸,寒,无毒。"

②《纲目》:"甘微酸,冷。"

归经《泉州本草》:"入心,肝,脾,大、小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滑肠.凉血,解毒,治大便秘结,小便短涩,痢疾,便血,斑疹,汀疮。

①《别录》:"主滑中,散热。"

②《纲目》:"利大小肠。"

③《岭南采药录》:"治湿热痢。"

④《福建民间草药》:"泻热,滑肠,消痈,解毒。"

⑤《江苏植药志》:"为妇科止血药。"

⑥《陆川本草》:"凉血,解毒,消炎,生肌。治热毒,火疮,血瘙,斑疹。"

⑦《泉州本草》:"治大便秘结,小便短涩,胸脯郁闷。"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注意①《纲目》"脾冷人,不可食。"

②《南宁市药物志》:"孕妇忌服。"

复方①治大便秘结:鲜落葵叶煮作副食。(《泉州本草》)

②治小便短涩:鲜落葵每次二两。煎汤代茶频服。(《泉州本草》)

③治久年下血:落葵一两,白肉豆根一两,老母鸡一只(去头、脚、内脏)。水适量炖服。(《闽南民间草药》)

④治胸膈积热郁闷:鲜落葵每次二两。浓煎汤加酒温服。(《泉州本草》)

⑤治手脚关节风疼痛:鲜落葵全茎一两,猪蹄节一具或老母鸡一只(去头、脚、内脏)。和水酒适量各半炖服。(《闽南民间草药》)

⑥治疔疮:鲜落葵十余片。捣烂涂贴,日换一至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⑦治阑尾炎:鲜落葵二至四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⑧治外伤出血:鲜落葵叶和冰糖共捣烂敷患处。(《闽南民间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落葵

药材名称落葵

拼音Luò Kuí

别名(艹终)葵、繁露、承露、天葵、藤葵、胡燕脂、藤儿菜、滑藤、西洋菜、御菜、燕脂菜、染绛子、紫草、燕脂豆、木耳菜、潺菜、紫葵、紫豆藤、红藤菜、软藤菜、红鸡屎藤、藤罗菜、白虎下须、荞菜七、滑菜果、寸金丹、粘藤、篱笆菜、软姜菜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落葵科植物落葵的叶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sella alba L.[B.rubr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叶或全单,洗净,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缠绕草本。全株肉质,光滑无毛。茎长达3-4m,分枝明显,绿色或淡紫色。单叶互生;叶柄长1-3cm ;叶片宽卵形、心形至长椭圆形,长2-19cm,宽2-16cm,先端急尖,基部心形或圆形,间或下延,全缘,叶脉在下面微凹,上面稍凸。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长2-23cm,单一或有分枝;小苞片2,呈萼状,长圆形,长约5mm,宿存;花无梗,萼片5,淡紫色或淡红色,下部白色,连合成管;无花瓣;雄蕊5个,生于萼管口,和萼片对生,花丝在蕾中直立;花柱3,基部合生,柱头具多数小颗粒突起。果实卵形或球形,长5-6mm,暗紫色,多汁液,为宿存肉质小苞片和萼片所包裹。种子近球形。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于海拔2000m以下地区,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均有栽培,北方少见。

性状性状鉴别 茎肉质,圆柱形,直径3-8mm,稍弯曲,有分枝,绿色或淡紫色;质脆,易断,折断面鲜绿色。叶微皱缩,展平后宽卵形、心形或长椭圆形,长2-14cm,宽2-12cm,全缘,先端急尖,基部近心形或圆形;叶柄长1-3cm。气微,味甜,有粘性。

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1列。栅栏组织不通过主脉,叶肉组织中有粘液细胞及草酸钙簇晶。主脉维管束外韧型。(图2)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类多角形,垂周壁平直,下表皮细胞长方形,壁波状弯曲。上、下表皮均有平轴式气孔。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皮层较宽,散有粘液细胞;内皮层明显。维管束外韧型,大小不等,呈不规则环状排列。髓部宽广,散有粘液细胞。

化学成分叶含多糖[1],胡萝卜素(caritebe),有机酸[2],维生素C[3],氢基酸[4],蛋白质等[5]。

药理作用1.解热作用 落葵鲜品榨取的汁液20ml/kg灌胃,对于酵母所致大鼠发热,有明显解热作用;10ml/kg时仅在药后1h及2h有解热作用,药后5h则作用不明显[1]。

2.抗炎作用 落葵鲜计对大鼠蛋清性足肿,甲醛性足肿,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醋酸甲基纤维素(CMC)所致大鼠白细胞游走及大鼠棉球肉芽肿,均有显着抑制作用,当剂量为10ml/kg时,则作用稍减弱[1]。

3.抗病毒作用 本植物叶的水提取物对烟草镶嵌病毒有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为一种糖蛋白[2]。

4.毒性 300%鲜汁浓缩液20ml/kg,小鼠灌胃,在1d内连续3次,计60ml/kg,观察3d ,小鼠在药后外观、行为、二便均属正常,并全部存活,其最大耐受量为鲜品180g/( kg· d),为临床成人用量(45g/d)的240倍[1]。

性味甘;酸;性寒

功能主治滑肠通便;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活血。主大便秘结;小便短涩;痢疾;热毒疮疡;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捣汁涂。

注意脾冷人,不可食。孕妇忌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电灯花

    药材名称电灯花来源花葱科花葱属植物花葱Polemonium laxiflorum Kitam.[P. liniflorum V. vassil.; P. caeruleum L. ssp. Vulga

  • 砗磲

    《中药大辞典》:砗磲药材名称砗磲拼音Chē Qú别名车渠(《海药本草》)出处《海药本草》来源为砗磲科动物鳞砗磲或其同属动物的贝壳。原形态贝壳巨大,重而坚厚。卵圆形,壳顶位于贝壳中央,壳顶前方

  • 象骨

    《中药大辞典》:象骨药材名称象骨拼音Xiànɡ Gǔ出处《纲目》来源为象科动物亚洲象的骨骼。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象皮"条。化学成分水分约占1/2,有机物约占1/4,其中有骨

  • 新疆芍药

    药材名称新疆芍药拼音Xīn Jiānɡ Sháo Yào英文名Xinjiang Peony Root来源为毛茛科植物新疆芍药paeonia sinjiangensis K.Y.Pa

  • 刺果藤仲

    药材名称刺果藤仲别名藤杜仲[云南丽江]来源卫矛科刺果藤仲Euonymus acanthocarpus Franch. var. scandens (Loes.) R. A. Blak.,以藤入药。生境

  • 假蒟

    《中药大辞典》:假蒟药材名称假蒟拼音Jiǎ Jǔ别名蛤药、酿苦瓜、封口好、毕拨子(《生草药性备要,),假荖、蛤荖(《岭南采药录》),假蒌(《南宁市药物志》),猪拨菜(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蛤蒌

  • 胖血藤

    《中药大辞典》:胖血藤药材名称胖血藤拼音Pànɡ Xuè Ténɡ别名毛血藤、云钩莲、百解药(《贵州民间方药集》),荞叶细辛(《贵州草药》)。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

  • 香叶天竹葵

    药材名称香叶天竹葵拼音Xiānɡ Yè Tiān Zhú Kuí别名香艾、香叶来源牻牛苗儿科香叶天竹葵Pelargonium graveolens L. Herit.,以

  • 樱桃叶

    《中药大辞典》:樱桃叶药材名称樱桃叶拼音Yīnɡ Táo Yè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樱桃"条。性味甘苦,温。①《纲目》:&

  • 大羽铁角蕨

    药材名称大羽铁角蕨拼音Dà Yǔ Tiě Jiǎo Jué英文名Largepinna Spleenwort别名萃补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大羽铁角蕨的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