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菱茎

菱茎

《中药大辞典》:菱茎

药材名称菱茎

拼音Línɡ Jīnɡ

出处《本草推陈》

来源为菱科植物或其同属植物的。夏季开花时采收。

性味甘涩,平,无毒。

功能主治治胃溃疡及多发性疣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1.5两。外用:捣烂敷、擦。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菱茎

药材名称菱茎

拼音Línɡ Jīnɡ

英文名stem of Maximorwica Waterchesnut, stem of Singharanut

别名菱草茎

出处出自《本草推陈》

来源药材基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apa bispinosa Roxb.

采收和储藏:夏季开花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水生草本。根二型,除吸收根外,尚有同化根;同化根含叶绿素,生自茎节,羽状细裂。茎细长,因水之深浅不同而长短不等。叶集生茎顶,成莲座状,菱状三角形,长2.5-4cm,宽2-4.5cm,边缘上半部有粗锯齿,近基部全缘,绿色,上面无毛,下面幼时有细毛,后渐落,沿脉有毛;叶柄长2.5-5cm,有毛或无毛,近顶处有胖大海绵状的气室。花两性,单生叶腋;萼管短,有毛,裂片4;花瓣4;雄蕊4;子房半下位,2室,每室胚珠1,花柱钻状,柱头头状,花盘鸡冠状。果实为梢扁的倒三角形,两端有刺,两刺间距离3-4cm,腹背的萼裂片脱落。种子一颗。花期6-7月。果期9-10月。

性味味甘;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胃溃疡;疣赘;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30-45g。外用:适量,捣烂敷、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茅香根

    药材名称茅香根拼音Máo Xiā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茅香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erochloe odorata(L.)Beauv.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挖,去净泥土,切段,鲜

  • 娃儿藤

    药材名称娃儿藤拼音Wá ér Ténɡ别名七层楼、一见香、小尾伸根、三十六荡(《江西草药》),老君须、藤老君须、白龙须、黄茅细辛、三十六根(《湖南药物志》)。出处《江西草

  • 东北雷公藤

    药材名称东北雷公藤拼音Dōnɡ Běi Léi Gōnɡ Té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东北雷公藤的根或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pterygium regelii Spragus et T

  • 水栀根

    《中药大辞典》:水栀根药材名称水栀根拼音Shuǐ Zhī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大花栀子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栀"条。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解热凉血,镇静止痛

  • 柳杉叶

    药材名称柳杉叶拼音Liǔ Shān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杉科植物柳杉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C.j

  • 广豆根

    药材名称广豆根拼音Guǎnɡ Dòu Gēn英文名Subprostrate Sophora Root别名山豆根、小黄连来源为豆科柔枝槐sophora subprostrata Chun et

  • 仙顶梨

    药材名称仙顶梨拼音Xiān Dǐnɡ Lí别名苦梨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仙顶梨的果皮。原形态落叶乔木,高可达10米。树皮灰褐色,粗糙或细纵裂;小枝灰黄色,散生皮孔。叶卵圆形

  • 蚌泪

    《中药大辞典》:蚌泪药材名称蚌泪拼音Bànɡ Lèi别名活蚌水(《本经逢原》),蚌清水(《泉州本草》)。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蚌科动物背角无齿蚌、褶纹冠蚌或三角帆蚌等蚌类的体内分泌

  • 土香榧

    药材名称土香榧拼音Tǔ Xiānɡ Fěi别名粗榧、血榧、木榧(《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粗榧科植物中国祖榧的种子。原形态中国粗榧,又名:鄂西粗榧、竹叶粗榧、红壳松。常绿小

  • 柘木

    《中药大辞典》:柘木药材名称柘木拼音Zhè Mù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桑科植物柘树的木材。原形态柘树(《救荒本草》),又名:柘(《诗经》),柘桑(《淮南子》高诱注),文章树(《清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