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菟丝子散

菟丝子散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八:菟丝子散

药方名称菟丝子散

处方菟丝子60克(酒浸三,日,晒干,别捣为末)牡蛎30克(烧为粉)肉苁蓉60克(酒浸一宿,刮去粗皮,炙干用)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五味子30克 鸡膍胵中黄皮60克(微炙)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温补固涩。治肾阳不足,下焦虚冷,小便多或不禁。

用法用量每于空腹时用粥饮调下6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八

《圣惠》卷二十九:菟丝子散

药方名称菟丝子散

处方菟丝子2两(酒浸3宿,晒干,别捣为末),白龙骨1两,韭子1两(微炒),肉苁蓉2两(酒浸1宿,锉,去皱皮,炙干),熟干地黄1两,蛇床子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虚劳久冷,小便余沥。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圣惠》卷二十九:菟丝子散

药方名称菟丝子散

处方菟丝子2两(酒浸1宿,晒干,别捣,为末),韭子2两(微炒),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当归1两,芎?1两,桂心1两,车前子2两,白矾2两(烧,为末)。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虚劳,小便白浊,及梦遗尿精。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圣惠》卷七:菟丝子散

药方名称菟丝子散

处方菟丝子3分(汤浸3宿,焙干,别捣,为末),鹿茸1两(去毛,涂酥,炙令微黄),肉苁蓉1两(酒浸1宿,去皱皮,炙令干),桑螵蛸1两(微炒),牡蛎1两(烧为粉),五味子1两,鸡膍胵2两(微炙)。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膀胱及肾脏虚冷惫伤,小便滑数,白浊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

《圣惠》卷二十七:菟丝子散

药方名称菟丝子散

处方菟丝子3两(捣),甘草2两(炙微赤,锉),枣肉3两,桂心3两(锉),杜仲5两(去皱皮,锉),麦门冬2两(去心),生干地黄5两,肉苁蓉3两(锉,去皱皮,切)。

制法以酒5升,渍三宿,出晒干,复浸,更晒干,以酒尽为度,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不足,阴阳失度,伤筋损脉,嘘吸短气,漏泄不止,小便赤黄,阴下湿痹,腰脊如折,颜色不悦。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圣惠》卷五十三:菟丝子散

药方名称菟丝子散

处方菟丝子1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蒲黄1两半(微炒),磁石半两(烧醋淬7遍,细研,水飞过),黄连1两(去须),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五味子1两,鸡膍胵中黄皮1两半(微炙)。

制法上为细散,入研了药令匀。

功能主治消肾,小便多,白浊,或不禁。肺消,饮少溲多。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清粥饮调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圣惠》卷五十八:菟丝子散

药方名称菟丝子散

处方菟丝子2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牡蛎1两(烧为粉),肉苁蓉2两(酒浸1宿,刮去皮,炙干),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五味子1两,鸡膍胵中黄皮2两(微炙)。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便多,或不禁。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粥饮调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

圣济总录》卷九十五:菟丝子散

药方名称菟丝子散

处方菟丝子(酒浸2宿,焙干,微炒,别捣为细粉)1两,蒲黄1两半(微炒,细研),黄连(去须)1两半,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五味子1两半(炒),鸡膍胵黄皮(炙黄色,干)1两半。

制法上药,先同捣四味为细散,再入菟丝子粉与蒲黄同研匀细。

功能主治小便不禁。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前酒调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猜你喜欢

  • 鼓子花散

    药方名称鼓子花散处方深色鼓子花1斤,白芷半斤,秦椒半斤,肉桂1两,熟干地黄2两。制法上同为细末。功能主治变白发为黑发。主用法用量每日5钱,空心粥饮调下,以食压之。服月余日则白变为黑。摘录《鸡峰》卷二十

  • 苓蔻人参汤

    药方名称苓蔻人参汤处方人参2钱,甘草2钱,白术3钱,干姜3钱,茯苓3钱,肉蔻1钱(煨,炒),桂枝3钱。功能主治泄利。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大便寒滑不收,小便热涩不利,加石脂以固大肠,粳米以通水道。

  • 敷鼻瓜蒂膏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敷鼻瓜蒂膏药方名称敷鼻瓜蒂膏别名瓜蒂膏(《普济方》卷五十六)。处方陈瓜蒂7.5克制法上药捣罗为末,以羊脂和。功能主治主治鼻中息肉。用法用量以少许敷息肉上,一日三次。摘录《太平圣

  • 茯苓利膈汤

    药方名称茯苓利膈汤处方茯苓1两,牛蒡子2两(炒香),荆芥穗1两,桔梗1两(微炒),甘草半两(炙紫色)。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伤寒。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6分,去滓温服,1日2-3服

  • 健志丸

    药方名称健志丸处方天门冬(去心)、远志(去心)、白茯苓(去皮)、熟地黄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久服令人不忘,耳目聪明,身体轻健。主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空心米饮送下,日

  • 青阳汤

    药方名称青阳汤处方青皮4.5克(醋炒)柴胡3克(醋炒)蒺藜12克乌药3克炮姜1.5克 广皮3克 延胡2克(酒炒)木香1.5克郁金6克花椒子24粒(打碎)功能主治疏肝行气。治肝经有寒,气机郁结,致成肝胀

  • 化气沉香汤

    药方名称化气沉香汤别名沉香汤处方沉香3分,黄耆3分,人参3分,茴香子(炒)半两,甘草(炙)半两,木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乌药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石斛(去根)半两,牛膝(酒浸,切,焙)半

  • 金水两滋汤

    药方名称金水两滋汤处方麦冬1两,天门冬3钱,桔梗1钱,甘草1钱,熟地1两,茯苓3钱,山药5钱,肉桂3分,白术3钱,紫菀1钱,白芥子2钱。功能主治贪恋房帏,纵情色欲,感冒外邪,伤风咳嗽,睡卧不宁。用法用

  • 荔香散

    药方名称荔香散别名神香散处方荔枝核(炮微焦)、大茴香(炒)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疝气痛极,在气分者,小腹气痛。用法用量神香散(《医钞类编》卷五)。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 和阴理脾煎

    药方名称和阴理脾煎处方麦冬、白芍(炒)、伏龙肝、制首乌、牛膝、广皮、茯苓。功能主治胃痛,阴火不收,胸中掣痛。各家论述脾有寒湿,肝有燥热,茯苓、广皮以理脾湿;首乌、芍药以润肝燥;麦冬滋液,牛膝收阴,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