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荠苨

荠苨

《中药大辞典》:荠苨

药材名称荠苨

拼音Qí Nǐ

别名苨、菧苨(《尔雅》),杏参(《本草图经》),杏叶沙参、白面根(《救荒本草》),甜桔梗(《纲目》),土桔梗(《本草原始》),空沙参(《本草从新》),梅参、长叶沙参(《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别录》

来源桔梗科植物荠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高约1米,含白色乳汁,无毛或稀有突起样长毛。叶互生;叶片卵圆形至长椭圆状卵形,长5~20厘米,宽3~8厘米,叶端尖,边缘有锐锯齿,基部近截形至心形,有柄;上部叶小形,无柄。圆锥状总状花序;花枝颇长,花梗短;小苞细小;花下垂;萼5裂,裂片绿色,披针形,锐尖头,长5~8毫米;花冠上方扩张成钟形,淡青紫色,长2~3厘米;先端5裂,裂片尖,下垂;雄蕊5,花丝下半部呈披针形,上方渐次狭细;雌蕊1,花柱比花冠稍短,上部膨大,柱头3浅裂,子房下位。蒴果圆形;含有多数种子。花期8~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我国各地山野平原都有分布。

化学成分含β-谷甾醇和胡萝卜甾醇等。

性味甘,寒。

①《别录》:"甘,寒。"

②《千金翼·本草》:"无毒。"

③《本草从新》:"甘淡,微寒。"

归经①《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

②《本草求真》:"入肺、脾。"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痰。治燥咳,喉痛,消渴,疔疮肿毒。

①《别录》:"解百药毒。"

②《食医心镜》:"利肺气,和中,明目,止痛。"

③《日华子本草》:"治蛇虫咬,热狂温疾,署毒箭。"

④《纲目》:"主咳嗽,消渴强中,疮毒疔肿。"

⑤《饮片新参》:"治虚损肺热燥咳,生津液,养胃退蒸。"

⑥《科学的民间药草》:"适合于咽喉炎,急性气管炎等,粘滑祛痰。"

⑦《浙江中药手册》:"清肺火,化燥痰。治肺热咳嗽,疗心胸结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研末或作丸。外用:研末调敷或捣敷。

复方①治急、慢性支气管炎:荠苨鲜根(刮去外表粗皮)一两(干者三钱),加枇杷叶(去毛)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强中之病,茎长兴盛,不交精液自出也,消渴之后,即作痈疽:猪肾一具,大豆一升,荠苨、石膏各三两,人参茯神(一作茯苓)、磁石(绵裹)、知母葛根黄芩栝楼根、甘草各三两。上十二味,以水一斗五升,先煮猪肾、大豆取一斗,去渣,下药煮取三升。分三服,渴乃饮之,下焦热者,夜辄合一剂,病势渐歇即止。(《千金方》猪肾荠苨汤)

③治丁肿:生荠苨根汁一台,去渣,涂。(《千金翼方》)

④治面皯蹭,灭瘢去黑痣:荠苨二两,桂心三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醋浆水调下一钱,日三服。(《圣惠方》)

⑤解钩吻毒(钩吻与芹相似,误食之杀人):荠苨八两。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二服,(《金匮要略》)

⑥治红茴香(山木蟹)中毒:荠苨根五钱,六月雪全草、绿豆各一两,甘草二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疖痈:将鲜荠苨根洗净切碎,加入10%菜油研糊,再调入30%凡士林,敷于局部,厚约0.5厘米,绷带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直至症状消失。治疗急慢性化脓性炎症初期9例(疖、痈各2例,脓肿5例),除1例因全身症状较重,配合青霉素注射及内服中药治疗外,其余均单用荠苨外敷,1~5次后,皆达到消散目的,无1例化脓。

备注薄叶荠苨近似本种,亦供药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荠苨

药材名称荠苨

拼音Qí Nǐ

英文名Root of Apricotleaf Ladybell, Root of Scatteredflower Ladybell

别名苨、菧苨、甜桔梗、土桔梗、空沙参、梅参、长叶沙参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1.《本草图经》:荠苨,旧不载所出州土,今川、蜀、江、浙皆有之。春生苗茎,都似人参而叶小异,根似桔梗根,但无心为异。润州尤多,人家收以为果菜,或作脯啖,味甚甘美。杏参生淄州田野,根似小菜根,五月内采苗叶,彼土人多用之。

2.《救荒本草》:杏叶沙参一名白面根,生密县山野中。苗高一、二尺,茎色青白,叶似杏叶而小,边有叉芽,又似山小菜叶,微尖而背白,梢间开五瓣白碗子花,根

来源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荠苨、薄叶荠苨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denophora trachelioides Maxim. [A. remotifolora auct non Miq.]2.Adenophora remotifolora (Sieb.et Zucc.)Miq [Campanula remotiflora Sieb.et Zrcc.]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晒干

原形态1.荠苨 多年生草本,高40-120cm。全株无毛。茎单生,常多稍之字形曲折,具白色乳汁。基生叶心脏肾形,宽超过长;茎生叶具2-6cm,长的叶柄;叶片心形或在茎上部的叶基部近于平截形,通常叶基部不向叶柄下延成翅,先端钝至短渐尖,边缘单锯齿或重锯齿,长3-13cm,宽2-8cm。花序分枝长而几乎平展,组成大圆锥花序,或分枝短而组成狭圆锥花序;花萼筒部倒三角状锥形,5裂,裂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花冠钟状,蓝色、蓝紫色或白色,5裂,裂片宽三角状半圆形,先端急平,先端急尖;花盘筒状,上下等粗或向上渐细;花柱与花冠近等长。蒴果卵状圆锥形。花期7-9月。

2.薄叶荠苨 本种与荠苨的主要区别为:颈生叶基部圆钝至宽楔形,或仅茎下部的叶有时浅心形,叶片薄,膜质。花萼筒部倒卵状勤俭到卵状圆锥形。花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草地或林缘。

2.生于海拔1700m以下的林缘、林下或草地。

资源分布:1.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

2.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

性味味甘;性寒

归经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润燥化痰;清热解毒。主肺燥咳嗽;咽喉肿痛;消渴;疔痈疮毒;药物中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外用:适量,捣烂敷。

各家论述1.《纲目》:荠苨寒而利肺,甘而解毒,乃良品也,而世不知用,惜哉。按葛洪《肘后方》云,一药而兼解众毒者,惟荠苨汁浓饮二升,或煮嚼之,亦可作散服,此药在诸药中毒皆自解也。又张《朝野佥载》云,各医言虎中药箭,食清泥而解,野猪中药箭,荠苨而食,物犹知解毒,何况人乎。又孙思邈《千金方》治强中为病,茎长兴盛,不交精出,消渴之后,发为痈疽,有荠苨丸。猪肾荠苨汤方,此皆《本草》所未及者,然亦取其解热解毒之功耳,无他义。

2.《别录》:解百药毒。

3.《食医心镜》:利肺气,和中,明目,止痛。

4.《日华子本草》:治蛇虫咬,热狂温疾,?毒箭。

5.《纲目》:主咳嗽,消渴强中,疮毒疔肿。

6.《饮片新参》:治虚损肺热燥咳,生津液,养胃退蒸。

7.《科学的民间药草》:适合于咽喉炎、急件气管炎等,粘滑祛痰。

8.《浙江中药手册》:清肺火,化燥痰,治肺热咳嗽,疗心胸结热。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紫苏梗

    《中国药典》:紫苏梗药材名称紫苏梗拼音Zǐ Sū Gěnɡ英文名CAULIS PERILLAE别名苏梗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 的干燥茎。秋季

  • 桂枝

    《中国药典》:桂枝药材名称桂枝拼音Guì Zhī英文名RAMULUS CINNAMOMI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春、夏二季采收,除去叶

  • 粗榧枝叶

    药材名称粗榧枝叶拼音Cū Fěi Zhī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三尖杉科植物粗榧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phalotaxus sinensis (Rehd.et Wils.)Li[C.drupa

  • 显子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显子草药材名称显子草拼音Xiǎn Zǐ Cǎo别名岩高粱、乌珠茅来源禾本科显子草Phaenosperma globosa Munro ex Bent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华东、

  • 白牛胆

    《中药大辞典》:白牛胆药材名称白牛胆拼音Bái Niú Dǎn别名毛老虎(《生草药性备要》),猪耳风、大力黄(《广西野生资源植物》),白叶菊(《广西中兽医药植》),大麻香、毛柴胡、

  • 猪髓

    《中药大辞典》:猪髓药材名称猪髓拼音Zhū Suǐ出处《纲目》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脊髓或骨髓。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性味甘,寒。①《本草图经》:严寒。"②《纲目》:&

  • 火焰草

    药材名称火焰草拼音Huǒ Yàn Cǎo别名红瓦松、狗牙风。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火焰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dum stellariifolium Franch.[S.drymario

  • 打碗花

    药材名称打碗花拼音Dǎ Wǎn Huā别名面根藤、小旋花、盘肠参、铺地参来源为旋花科打碗花属植物打碗花Calystegin hederacea Wall.,以根状茎及花入药。秋季挖根状茎,洗净晒干或鲜

  • 中华绣线梅

    药材名称中华绣线梅拼音Zhōnɡ Huá Xiù Xiàn Méi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中华绣线梅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illia sinensis Oliv.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晒

  • 廊茵

    《中药大辞典》:廊茵药材名称廊茵拼音Lánɡ Yīn别名红火老鸦酸草、蛇不钻、猫儿刺(江西《草药手册》),南蛇草(《甘肃中草药手册》)。出处江西《草药手册》来源为蓼科植物刺蓼的全草。夏、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