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学著作。又名《雷公药性赋》、《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4卷。原题李杲编辑。本书卷首有“元山道人”的原叙一篇,自称为本书的作者,但无年月。内容有总赋,包括寒、热、温、平四赋,其次为用药发明,总论用药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虎杖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原机启微》。指黑睛所生条状白翳细如丝缕。参见翳条。
书名。原题清·徐灵胎撰。1卷。作者阐析脉位、审象、因形气以定诊等总论内容,分述大、小、清、浊诸脉,冲阳、太谿脉、真脉、孕脉、五脏脉、新病久病、高、章、纲、煠、卑、损、太素脉等。虽非系统之作,但论述简要
①喻人身经脉。《素问·离合真邪论》:“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②月经的别称。③《灵枢经》篇名。本文
书名。又名《中西医判》、《中西医解》、《中西医学入门》。2卷。清·唐宗海撰。刊于1892年。本书将《内经》中的医学理论归纳为阴阳、脏腑、营卫、经脉、全体总论、诸病、望形、问察、诊脉、气味阴阳、七方十剂
病名。见《解围元薮》卷一。分风病为三十六型,故名三十六风,包括疠风在内。
见《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为草薢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田敬国编。全书共分六章。着重论述云南从远古、古代、近代至现代医药卫生发展的历史、西医的传入和发展、预防医学简史和云南地方病流行的历史。并对云南多民族积累的丰富医疗经验、医学人物进行分析和历史的评
【介绍】:清代医家。字衡铨。上海人。为唐千顷(桐园)之子,亦精医,撰有《人参考》一书(1778年刊行),另有《内经要语》一书,未见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