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良藤

良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良藤

药材名称良藤

别名滚天龙、山豆根

来源防己轮环藤属植物轮环藤Cyclea racemosa Oliv.,以根入药。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理气,止痛。用于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中暑腹痛,胃痛。

用法用量3~5钱,水煎服,或干粉0.5~1钱,开水冲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良藤

药材名称良藤

拼音Liánɡ Ténɡ

别名隔山消金线风

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四川轮环藤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lea sutchuenensis Gagnep.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段,晒干,或用鲜品。

原形态四川轮环藤草质藤本,有时老茎稍变木质,除苞片外全株无毛。茎纤细而长,具纵条纹。叶柄在叶片近基部盾状着生;叶薄革质或纸质,披针形或长卵形,长5-15cm,宽2-5.5cm,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形,全缘,干时变褐色,掌状脉3-5条。花序腋生,总状花序式,有时为穗状花序式,长可达20cm;雄花序较纤弱;雄花萼片4,仅基部合生,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约2.5mm;花瓣4,分离或合生,聚药雄蕊有4个花药;雌花萼片2,花瓣2,微小,贴生于萼片基部。核果红色,内果皮长约7mm,背部两侧各有3行小疣状雕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灌丛或林缘,稀生于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利尿通淋。主外感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湿热泻痢;牙痛;跌打伤痛;小便淋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豆根

    《中国药典》:山豆根药材名称山豆根拼音Shān Dòu Gēn英文名RADIX SOPHORAE TONKINENSIS别名广豆根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

  • 黄泥菜

    药材名称黄泥菜拼音Huánɡ Ní Cài英文名all-grass of Twinflower Wedelia出处始载于《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孪花蟛蜞菊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星状风毛菊

    药材名称星状风毛菊拼音Xīnɡ Zhuànɡ Fēnɡ Máo Jú别名伏地风毛菊来源菊科星状风毛菊Saussurea stella Max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甘

  • 马桂花

    《中药大辞典》:马桂花药材名称马桂花拼音Mǎ Guì Huā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紫金牛科植物长圆叶酸藤子的果实。夏秋采摘,晒干。原形态长圆叶酸藤子,又名:断骨藤、多脉信筒子。藤状灌木

  • 柃寄生

    药材名称柃寄生拼音Línɡ Jì Shēnɡ别名方叶子、螃蟹脚、吊兰、胡龙须出处《湖南药物手册》来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柃寄生的枝叶。夏、秋间采收。原形态常绿小灌木,高10~13厘米。茎

  • 西藏凤仙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西藏凤仙花药材名称西藏凤仙花来源凤仙花科西藏凤仙花Impatiens arguta Hook. f. et Thoms.,以花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甘,温。功能主治通经活血,利尿

  • 三花枪刀药

    药材名称三花枪刀药别名大青草[四川西昌]、小九头来源爵床科三花枪刀药Hypoestes triflora Roem. et Schul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微涩,凉。功能主治清热解

  • 鸡公柴

    《中药大辞典》:鸡公柴药材名称鸡公柴拼音Jī Gōnɡ Chái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忍冬科植物饭汤子的根。原形态饭汤子,又名:霜降子、虎柴子、刚毛荚迷。落叶灌木,高至4米。叶对生,卵形

  • 蝎子七

    《中药大辞典》:蝎子七药材名称蝎子七拼音Xiē Zi Qī别名红蝎子七(《中国药学会沦文文摘集》,1962),红粉、猴子七(《陕西中草药》),野高梁(《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然波(藏名)。出处《陕西

  • 连香树

    药材名称连香树拼音Lián Xiānɡ Shù别名芭蕉香清(《浙江天目山药植志》),五君树、山白果(《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浙扛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连香树科植物连香树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