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中风病因之一。恐则气下,因恐惧过度,使阴精损伤,阳气不行而引起的类中风证。
见《云南中草药》。为三分三之别名,详该条。
病症名。即打扑内伤。详内伤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茅膏菜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治疗大全》:“生于鼻观下迎香穴,系手阳明风热。初生小泡,麻痒微痛,一、二日后结核,板硬肿连腮唇,恶寒发热,最易走黄。”治同疔疮。
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经行后期。详该条。
症候名。指呼吸时有哮鸣音。《素问·气交变大论》:“咳喘息鸣。”
指邪热之郁于厥阴经而出现热厥、热利等证候。《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又:“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均属厥阴热证。参见厥阴病条。
书名。1卷。原题清·陈平伯撰。刊于1809年。本书前述温热病大意,次为风温证条例,论述风温诸证证治,介绍其立法及具体方药,逐条予以辨注分析,在温病学派中有一定的影响。后列湿温证条例,内容与《湿热条辨》
出《本草纲目拾遗》。为金莲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