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膀胱湿热

膀胱湿热

湿热蕴于膀胱的病变。症见尿频、尿急、尿少而痛、尿黄赤或尿血舌红苔黄,脉数等。如急性尿路感染。治宜清热利湿

猜你喜欢

  • 针经摘英录

    针灸著作。1卷。撰人佚名。约成书于宋末元初之际,后辑入元代著名的医学丛书《济生拔萃》中。首为九针式及图、折量取腧穴法、补泻法、用针呼吸法;次为治病直诀刺,其中列举了针灸治疗偏正头痛、眉攒内疼痛等69种

  • 中膂内俞

    【介绍】:见中膂俞条。

  • 肺痛

    证名。指肺部作痛。多因气滞血瘀所致。治以散瘀止痛为主。《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下利肺痛,紫参汤主之。”

  • 经脉分图

    针灸经脉专书。4卷。清·吴之英撰。刊于1920年。首载各经脉(正经、奇经)的图像、俞穴,《内经》原文及考证。在俞穴考证方面,作者根据《内经》、《难经》、《甲乙经》等书,对历来经络文献中的俞穴名称和排列

  • 疳积酿泻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疳泻。详该条。

  • 无误蒙药鉴

    即《蒙医本草图鉴》,详见该条。

  • 翻天印

    见《陕西中草药》。为九牛造之别名,详该条。

  • 埋藏疗法

    即埋植疗法。见该条。

  • 总按

    三指同时按寸、关、尺三部以测脉象的方法。清·周学海《重订诊家直诀》:“诊脉之指法,见于经论者,曰举、曰按、曰寻、曰推、曰初持、曰久按、曰单持、曰总按。”

  • 手足软

    五软之一。四肢为脾所主。小儿胎禀不足,乳食失调,以致肝肾脾胃虚弱,故四肢无力,手软不能握持,足软不能站立。治以补益为主。先用补肾地黄丸滋补肝肾,继用扶元散调补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