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脓血痢

脓血痢

病名。指痢下多脓血者。《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积热蕴结,血化为脓,肠虚则泄,故成脓血痢也。”《杂病源流犀烛·痢疾源流》:“又有脓血痢,凡脓血稠粘,里急后重,皆属于火。……易老云: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后重自除。重剂则以大黄汤下之,轻剂则以芍药汤和之。然而所便脓血,自有三部:如脉沉,恶寒,或腰痛脐下痛,此中部血也,非黄芩不能治;如烦躁,先便脓后见血,此上部血也,非黄连不能治;如脉沉,恶寒,先见血后便脓,此下部血也,非地榆不能治。”参见痢疾有关条。

猜你喜欢

  • 俞氏

    【介绍】:战国时名医。据《列子·力命》载,俞氏曾为季梁治病。

  • 癞蛤蟆

    见《吉林中药手册》。为蟾蜍之别名,详该条。

  • 短气不足以息

    指呼吸短促困难。《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金匮要略心典》卷中:“无寒热,无新邪也,而乃短气不足以息,当是里气暴实,或痰或食或饮,碍其升降之气而然。盖

  • 视赤如白证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眼内络阻所致。《审视瑶函》:“谓视物却非本色也。因物着形,与瞻视有色,空中气色之症不同。”患者不能正确明辨某些颜色,甚者全无辨色能力,只能分辨物体明暗程

  • 阴不抱阳

    阴分有病,不能维系阳气的正常固守功能,出现阴虚阳浮或阴盛格阳等病变。

  • 耿肱

    【介绍】:宋代医生。撰《养生真诀》1卷,佚。

  • 即肛门。详该条。

  • 小苦药

    见《中药大辞典》。为绞股蓝之别名,详该条。

  • 活人事证药方

    综合性医书。宋·刘信甫编。20卷。刊于1216年。本书以论述病证为主,共分诸风、诸气、伤寒、虚劳、妇人、疮疡、小儿等共20门。作者自称每门病证所述诸方“各有事件引证,皆可取信于人”。全书选方颇多,其中

  • 胆惊

    脏腑惊证之一。出《小儿病源方论》。详脏腑惊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