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喘》。即火喘。又名火炎肺胃喘。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即白茅根,详该条。
病名。“初生儿口中有如芦苇管之膜,裹定舌尖、舌根,叫做梗舌。”(成都中医学院《中医常用名词简释》)。也叫白膜裹舌。治宜将白膜刮去出血,以白矾末少许搽之。参见舌膜条。
见《本草汇言》。即麦芽,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龙胆地丁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三。即眉心疔。见该条。
见《张氏医通》卷十。即临产。详该条。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思虑过度,使脾气郁结,可致胸脘痞满;若脾气因久郁而受伤,则运化失调,而致饮食不思,消化不良,腹胀便溏等症。
见《千金翼方》卷十六。即孔子大圣知枕中方,见该条。
霉,灰黑色。酱,黄赤色。舌生黄赤兼黑苔,似沉香色,属里实热证。可因内蕴湿热、夹有宿食,或瘀血气滞,或湿热夹痰所致(见《伤寒舌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