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医学入门从书条。
按摩的俗称。《说文解字》:“播,扪持也。”
病证名。见《幼科释谜》。临床表现眼目赤肿,头顶肿痛,心膈烦躁,口疮,二便秘涩。宜三黄丸,清泻积热。
证候名。多由湿热壅盛、胆失疏泄所引起。症见胁下胀痛,往来寒热,口苦口干,头痛甚,或目锐眥痛,大便秘或干结,或发黄疸,舌红苔黄,脉弦数。《中藏经》:“胆实则热,精神不守。”《备急千金要方》:、“左手关上
《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卷五十六方。紫草茸、当归、木通、生地黄、白芍药、连翘、牛蒡子、山楂、桔梗、黄连、黄芩、人参、黄芪、灯心。水煎服。治小儿痘不如期灌浆,板硬干黄,或灰滞紫黯干枯者。如形壮实者,去
即风疹,详该条。
出《庚辛玉册》。为藜之别名,见该条。
病名。亦名孕悲。多由于孕后血聚养胎,阴虚血少津亏,五脏失于濡养,或心气虚,热乘心脾及肝气抑郁所致。清·阎纯玺《胎产心法》:“妊娠脏躁,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凭,数欠伸。盖肺志为悲,胎热火炎,肺不自持,故
病证名。指痰湿上蒙所致的头痛。《张氏医通·诸痛门》:“有痰湿头痛,其人呕吐痰多,发作无时。”症见头部沉重,疼痛如裹,胸脘满闷,呕恶痰多,发作无时,舌苔白腻,脉滑。治宜化痰祛湿,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芎辛
病名。见明·倪维德《原机启微》。即能远怯近症。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