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著作。又名《膏肓腧穴灸法》。1卷。宋·庄绰撰。1128年刊行。书中介绍膏肓穴的主治、部位及不同流派的取穴法等,并附有插图。参见针灸四书条。
宋代医官职称。为太医局中之最高官员,主管该局之工作。
病证名。见《证治要诀·哮喘》。指气喘而无咳嗽痰涎的病症。因喘逆未见痰涎,故称为干喘。多由情志郁结,气机壅逆所致。《医学入门·喘》:“七情气急无声响,惊忧气郁,惕惕闷闷,引息鼻张,气喘,呼吸急促而无痰声
见横络条。
【介绍】:南北朝时北魏医生。履贯欠详。
见《广西中药志》。为黄花母之别名,详该条。
指口内有淡而无味的感觉。《世医得效方》卷十七:“虚则口淡。”《景岳全书·口舌》:“凡大劳大泻大汗大病之后,皆能令人口淡无味,亦岂皆胃火使然耶。”《医学正传·口病》:“有口淡者,知胃热也。”有虚、实之别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介绍】:见葛应雷条。
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即阴蚀。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