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见《新唐书·艺文志》。一卷,唐·邵英俊撰,已佚。
指伤寒病汗、吐、下、和、温、清等六种治法。
病名。又名辛劳喉风。《喉科指掌》卷四:“此症肝肾两虚,发于关内,满喉少有红点,根白不肿,常有血腥气,劳碌即发。”治宜滋养肝肾。可选用六味地黄汤、左归饮等加减;或清咽散加盐水炒元参、知母、生地、丹皮、木
即心火炽盛,灼伤肺阴。参见火盛刑金条。
【介绍】:宋代医生。撰《黄帝针经音义》1卷,佚。
出明·薛铠《保婴撮要》。即胎热、胎寒、胎黄、胎肥的总称。详各条。
悬起灸之一种。是将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一寸左右距离,使患者有温热而无灼痛的一种方法。亦有认为相对烧灼灸而言,凡可使患者产生温热感觉的灸法,均称为温和灸。一般每次灸至皮肤潮红为止。用于一般
【介绍】:见吴杰条。
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一。古人认为疮疡痒可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凡肿疡初起,皮肤作痒者,为风热相搏;②溃后作痒者,轻由脓沤,甚则由疮口感受风邪;③抓破之后作痒有津水者,是脾湿,津血者是脾燥;④将敛作痒者,气
出《诸病源候论》卷十八。五疳之一。详五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