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州植物志》。为人面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素问·藏气法时论》。指葵、韭、薤、藿、葱等五种蔬菜,有充实健康之益,是平衡饮食中的重要辅助食品。
病证名。出明·万全《育婴家秘》。又名缠腰火丹、火带疮、蛇串疮。系由湿热火毒,蕴蓄经络而发。《外科大成》载其症“初生于腰,紫赤如疹,或起水疱,痛如火燎”。虽多发于腰及胸胁等处,但亦可发生于其他部位。发病
见产孕集条。
元代医官职称。系官医提举司之副职主管官员,始设于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官阶为从六品。
温热病卫气营血辨证介于气分与血分之间者为营分。营是血中之气,营气内通于心,病邪传至营分,显示正气不支,邪气深入,威胁心包,影响神志,甚则涉及厥阴肝经。参见营分证条。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消渴口干烦闷,灸足厥阴百壮。”又“治卒……又灸足厥阴,在左灸右,在右灸左三壮,在足大指本节间。”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列作奇穴,定位在拇指背侧中线,跖趾关节部,灸治消渴,
病名。指水邪与宿食相搏,结聚于胁下而成的癖块。《诸病源候论·癖病诸候》:“此由饮水聚停不散,复因饮食相搏,致使结积在于胁下,时有弦互起或胀痛,或喘息短气,故云癖结,脉紧实者,癖结也。”参见癖有关条。
书名。见《汉书·艺文志》。已佚。
推拿穴位。即八封,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