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肾虚眩晕

肾虚眩晕

证名。指肾虚气不足,不能上充脑髓所致的眩晕。《证治汇补·肾虚眩晕》:“人身阴阳,相抱而不离,故阳欲上脱,阴下吸之。若淫梦过度,肾家不能纳气归元,使诸气逆奔而上,此眩晕出于肾虚也。”《医略六书·眩晕》:“肾水亏少,虚火炎上,眩晕耳鸣,此嗜欲人多肾虚眩晕。”又:“肾水不足,无以极养少火,而虚火炎上,不能纳气归元,故眩晕不已,谓之肾虚眩晕。”可用鹿茸肾气丸左归丸右归丸等方。参见气虚眩晕等条。

猜你喜欢

  • 归芍异功散

    见《类证治裁》卷七。即归芍异功汤作散剂。治证同。见归芍异功汤条。

  • 金气肃降

    借用五行学说以说明肺的生理特点。肺属金,主气。肺气宜清肃下降,气化活动正常,才能滋养皮毛,通调三焦水道。

  • 笔头菜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问荆之别名,详该条。

  • 付阳

    【介绍】:见跗阳条。

  • 急惊风类证

    见《幼科发挥》。与急惊风相类似的证候。包括有天钓似痫,痉病似天钓,内钓似痈,盘肠似内钓,客忤似痫,中恶似痫,门虎证似痫,虫病似痫,马脾风似痫。详各条。

  • 朱丹溪

    【介绍】:见朱震亨条。

  • 弄瓦

    出《延寿第一绅言》。古称生女为弄瓦。

  • 咽白喉

    病证名。白喉假膜位于咽部者,初起常在一侧扁桃体,继而迅速扩展到咽峡部和悬雍垂。常兼有发热,神疲乏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和轻度咽痛等症。治法详白喉条。亦可用抗白喉合剂。

  • 九疽

    病名,指生于肌体的多发性疽病。《外科启玄》卷六:“此九疽一生即有九处,初肿势甚重,当看人之虚实,毒之浅深,脓之稀稠,溃之迟早,验之五善七恶,或又二三处者亦轻也。”九疽,言其多发,实非发必九处,或类似今

  • 岐伯经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10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