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婴儿论》2卷,已佚。
即臊臭、焦臭、香臭、腥臭、腐臭五种臭味。
见《广西中药志》。为大飞扬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正义》。为骨碎补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金门,见该条。
出《世医得效方》卷四。古代对接生员的称呼。
证名。指四肢的肩、肘、腕、股、膝、踝等关节伸屈不利。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多由风、寒、湿邪侵袭经络,气血痹阻所致。本证可见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证。
足背。同足跗。
【介绍】:见王宏翰条。
出《素问·调经论》。指神、气、血、形、志五者邪气有余。神有余则笑不休,气有余则喘咳上气,血有余则怒,形有余则腹胀、二便不通利,志有余则腹胀、飧泄。神、气、血、形、志为五脏所藏,其有余,实质是指五脏之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