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明代医家。字尚文,号节庵。浙江余杭人,生活于15世纪。《杭州府志》记其幼读儒书,旁通百家之学,治病有奇效,为一时名医。正统年间曾为官方征用,后引疾归里。撰《伤寒六书》,流行较广,颇有影响。
指气候寒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大凉反至……火气遂抑。”
病名。“蚤”通“早”。指平时尚可,至晨咳增。《不居集》卷十五:“蚤嗽,蚤起嗽甚,胃中有食积,至此火流入肺中,宜知母、地骨皮以降肺火。”参见咳嗽、早晨嗽条。
见《重庆草药》。为椿叶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瘰疬之夹项而生者。见《外科大成》卷二:“如黄豆结篓者名锁项疬。”参见瘰疬条。
医话著作。2卷,续编1卷。清·许豫和撰于1785年。本书以医话体裁,随笔记录诊治和读书心得,分析古方,辨解药性,并节录一些医家有关论述。全书通俗易懂,对儿科疾病证治尤多阐发。
【介绍】:清代医生。字履乾。陕西三原人。研究医书,间或为人治病。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其疮有脓汁,焮赤痒痛。即疥疮之形大者。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水苦荬之别名,详该条。
一手有脉,一手无脉。正常人平素有此脉者,不作病脉。病中见之者,多为心脏血管疾患,或骨折、肿瘤等异物压迫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