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安徽中草药》。为脱力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光慈菇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绒毛鸭脚木之别名,详该条。
见《新疆中草药手册》。为胡芦巴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小白撑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十七至十八世纪【介绍】:清代医生。字履中,号适庐老人,江苏云间(今上海市松江县)人,生平事迹未详。他根据一种古本《难经》,加以摘注而著成《古本难经阐注》一书。
病证名。指呕血由气逆而致者。多因情志过分激动,肝火随气上逆而然。常伴见胸胁满痛、烦躁而渴等症。《金匮翼·诸血统论》:“气逆失血者,血从气逆,得之暴怒而厥也。经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
病名。《外科大成》卷二:“瓜瓤漏形如出水西瓜瓤之类。”泛指疮面如西瓜瓤状,不时往出渗流脓水的漏症。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5卷,作者陶氏(阙名),已佚。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黑骨头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