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病名。指痰水积聚胸膈而结实不消者。《诸病源候论·痰饮诸病候》:“痰水积聚,在于胸府,遇冷热之气相搏,结实不消,故令人心腹否满,气息不安,头眩目暗,常欲呕逆,故言痰结实。”一名膈痰。参见膈痰、痰证条。
【生卒】:十一世纪末【介绍】:北宋医家。字及之。东平(今山东东平)人。弃儒从医。擅长治疗小儿疾病,尤其精于痘疹,与钱乙齐名。1093年(元祐八年)他采摭经效秘方,详明证候,撰成《小儿斑疹备急方论》1卷
经穴别名。出《千金翼方》。即曲池,见该条。
见《贵州草药》。为胖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胡文涣条。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腹结,见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四。即竹沥达痰丸,见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即肩风毒。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生。字山寿。笠泽(今江苏吴江)人。辑《急救应验良方》(1872年刻行)、《急救痧证全集》(1883年刻行)等书,主张用针灸法治疗痧证及急证。
病名。出《外台秘要》卷三十二。即白秃疮。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