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秦艽丸

秦艽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秦艽丸

药方名称秦艽丸

处方秦艽防己、松脂(炼成者),各一两半。枳壳(麸炒)、蒺藜(炒.去角),各二两半。川芎苦参白术防风(去叉)、附子(炮裂.去皮脐)、蒴翟、干姜(炮),各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诸风,瘙痒瘾疹,搔之愈甚。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丸,温酒下,渐加至三十丸,旦晚食前各一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五:秦艽丸

药方名称秦艽丸

处方秦艽60克(去苗)黄耆60克(锉)漏芦45克乌蛇120克(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黄)防风45克(去芦头)黄连45克(去须)苦参60克(锉)川大黄60克(锉碎,微炒)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清热解毒。治风湿热毒外侵,遍身生疥,干痒,搔之皮起。现用于脓窠疮,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寻常性狼疮,盘状性红斑狼疮。

用法用量每于食后,以温酒下30丸。

注意体弱者慎用,孕妇忌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五

明医指掌》卷九:秦艽丸

药方名称秦艽丸

处方川芎60克当归60克(酒洗)秦艽60克(酒洗)荆芥穗30克共研细末

制法酒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产后气血大虚,风邪人于头脑作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白汤送下。

摘录明医指掌》卷九

猜你喜欢

  • 菊女饮

    药方名称菊女饮处方女贞子30克甘菊花15克麦冬15克功能主治滋阴明目。治心肾阴虚,目失濡养,双目不痛,瞳人日加紧小,口干舌苦。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六

  • 柴葛煎

    药方名称柴葛煎处方柴胡干葛 芍药黄芩甘草连翘功能主治透疹解毒,养阴清热。主痘疹及瘟疫表里俱热者。用法用量用水220毫升,煎服。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 清凉甘露饮

    《外科正宗》卷四:清凉甘露饮药方名称清凉甘露饮处方犀角银柴胡茵陈石斛枳壳麦门冬甘草生地黄芩知母枇杷叶各3克功能主治清热养阴。治情志不遂,过食膏粱厚味,痰火内蕴,致患茧唇,唇部高突坚硬,或损破流血。用法

  • 川芎散

    《兰室秘藏》卷中:川芎散药方名称川芎散处方川芎0.9克柴胡2.1克羌活防风藁本生甘草熟甘草升麻各3克 酒生地黄6克 酒黄连(炒)酒黄芩各13.5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主风热头痛。用法用量每服3克

  • 锦朱丸

    药方名称锦朱丸处方乳香(研)1两,朱砂(研)1两,白矾灰(研)1两,皂荚子(炮裂,为末)1两,铅白霜(研)1两,铁粉(研)1两,半夏曲2两。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面糊和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膈痰风厥,头

  • 韭子一物丸

    药方名称韭子一物丸处方韭子。功能主治大人遗浊,小儿遗尿。用法用量上为丸服。各家论述《经》曰:淫气遗溺,痹聚在肾。痹聚者,湿气聚而为痹也。韭子润而辛热,辛热则能散湿,润则能就下,故孙真人每用之,令其就下

  • 疗毒汤

    药方名称疗毒汤处方胡麻、威灵仙、何首乌(生)、苦参、荆芥、石菖蒲、防风、独活、甘草。功能主治一切久远痛痒诸疮。用法用量白酒煎服。摘录《诚书》卷十五

  • 蜡丸子

    《普济方》卷三九二引《幼幼新书》:蜡丸子药方名称蜡丸子处方硇砂1分,粉霜1分,辰砂(并研)1分,腻粉1分,川乌头(去皮脐,生用)1两半(取细末),青橘皮(去白,取末)1两,黑牵牛(取粉称)1两,巴豆(

  • 催蛰丹

    药方名称催蛰丹处方虎牙1枚,人牙1枚(酥炙)。制法上研细。功能主治小儿痘逾八九朝,脓浆虽不充裕,突然寒战咬牙。用法用量和人参、丁香末,乳酒和服。摘录《准绳·幼科》卷六

  • 黄连泻心汤

    《云岐子脉诀》:黄连泻心汤药方名称黄连泻心汤别名泻心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处方黄连生地黄知母各15克黄芩60克甘草1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养阴泻火,治伤寒,太阳、少阳相合,伏阳上冲,变为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