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神圣复气汤

神圣复气汤

兰室秘藏·胃脘痛门》方。炮姜、炮附子黄连(酒浸)、黄柏(酒浸)、枳壳(酒浸)、生地黄(酒洗)、川芎蔓荆子各三分,防风人参郁李仁橘红各五分,当归身(酒洗)六分,半夏升麻各七分,藁本甘草各八分,柴胡羌活黄芪、煨草豆蔻各一钱,白葵花五朵,细辛二分。水煎,空腹热服。治寒水偏盛,火土受克而致的腰背胸膈闭塞疼痛,善嚏流涕,多涎目泣,或鼻塞咳嗽上热下寒头痛耳鸣,恶风寒,夜卧不安,胸膈痰塞,口不知味,两胁挛急疼痛,牙齿动摇,脐腹尻臀足膝寒冷,前阴多汗麻木风痹小便数喘息短气大便溏泻;及妇人白带阴户中痛而牵心,面色黧黑;男子控睾,痛牵心腹,面色如赭,食少,里急肠鸣啮颊啮唇舌根强硬等症。

猜你喜欢

  • 紧唇

    病证名。①《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更有茧唇一症,又名紧唇,又名藩唇。其状口唇紧小,不能开合,不能饮食。”详茧唇条。②指唇疮所致口唇紧急,难于开合的症状。《诸病源候论》卷三十:“脾胃有热,气发于唇,

  • 血灌瞳神证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血灌瞳人,详该条。

  • 缀法

    连接断裂组织的一种方法。见《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取乱发若干,放置瓦罐内,盐泥密闭罐口,以火煅使发成灰备用。乘新伤急蘸发灰于创口内,对好断裂组织,以消毒纱布敷盖,外以绷布包扎。原用于耳鼻等处撕裂或断离伤

  • 挤拧疗法

    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外治法。因常用于治疗痧症,又称扭痧、拧痧、提痧、挤痧。按不同病情在太阳、印堂、大椎或颈侧以及华佗夹脊等处,用两指腹或屈曲两手指关节挤拧至皮下出血。有发散解表,通经疏郁作用。适用于中暑、

  • 捏破涎涡儿

    出《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二。即脾冷涎多。详该条。

  • 胃经失血

    证名。见《不居集》卷十三。多因饮食太饱,或中气失调,邪热在中,迫血妄行所致。治宜清热凉血,药如犀角、地黄、丹皮、甘草、玄明粉之属。亦有饮食过饱,胃中寒冷不能消化,食物与气上冲,伤裂胃口而吐血鲜红或紫黯

  • 鼻肿

    病证名。《石室秘录》卷一:“鼻肿者,乃肺金火盛也。”常由肺经火毒上攻所致。证见鼻部肿大,甚则肿大如拳,疼痛异常。初宜疏风清热、泻火解毒,用仙方活命饮或凉膈散加减;后期宜养阴清热,用养阴清肺汤加减。

  • 水银霜

    见《本草纲目》。为粉霜之别名,详该条。

  • 血不循经

    即血不归经。详该条。

  • 五皮饮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方。又名五皮散。炙大腹皮、炙桑白皮、茯苓皮、生姜皮、陈皮各等分。为粗末,每服四钱,水煎,或用磨木香水煎,热服,日二至三次。功能利湿消肿,理气健脾。治皮水,四肢头面悉肿,按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