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祛瘀活血

猜你喜欢

  • 浮肿

    证名。水肿病的常见证候之一。出《素问·气交变大论》。浮肿有虚实之分,以虚证为多见。《景岳全书·杂证谟》:“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水不归经则逆而上泛,故传入

  • 血虚心汗

    证名。指心胸部独见汗出。多因思虑太过,耗伤心血所致。《医钞类编》卷八:“血虚心汗:别处无汗,独心孔一片有汗,思虑多则汗亦多,此病在心,宜养心血。獖猪心一个,破开带血,入人参、当归二两缝之,煮熟去药,只

  • 妊娠咽痛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二。亦名胎前咽干痛,多因孕妇胃中积热,或有痰涎所致。宜清胃化痰。方用升麻桔梗汤(升麻、桔梗、甘草、元参、防风),或东垣凉膈散(方见妊娠咽喉痛条)。

  • 湿毒

    出《素问·五常政大论》。湿气郁积成毒而致病。其特点为慢性过程,病灶渗出物多并较难愈合。如湿毒积于肠而下注,可致湿毒便血;湿毒下注于肌肤,则小腿溃烂流水,称湿毒流注。

  • 洪脉

    脉象之一。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脉诀汇辨》:“洪脉极大,状如洪水,来盛去衰,滔滔满指。”多主热邪盛。热病伤阴,阴虚于内,阳盛于外,则脉亦洪,但应指有力。

  • 玉翳浮满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①属外障。指黑睛上翳如玉色,遮满瞳神。即玉翳遮睛,详该条。②属内障。《审视瑶函》:“眼内障如水晶色,厚而光滑且清白,瞳子隐隐内中藏,视物蒙如云雾隔,”并谓“其名有三,曰

  • 胎前头痛

    病证名。亦名妊娠头痛。见《女科秘要》卷二。多因孕后阳气虚衰,感受风邪;或因血聚养胎,阴虚阳亢,及血虚等因而致头痛。感受风邪者,兼见发热,头痛连及项背,宜疏风止痛,用川芎茶调散;阴虚阳亢者,兼见头胀而热

  • 虚坠

    病证名。指痢疾病人大便后肛门坠重的症状。《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粪出更坠,为粪后坠,非滞也,故曰虚坠。”有气虚者,为大肠气降而不能升,治以升气举陷为主。有血虚者,所谓“虚坐努责”即是其特点,治以

  • 凉注

    九注之一。《诸病源候论·诸注候》:“凉注,心下乍热乍寒,一年之后,四支重,喜卧,噫酢,体常浮肿,往来不时,皮肉黑,羸瘦,生澼,目黄,爪甲及口唇青。”参见九注条。

  • 鼠瘘

    病名。又名瘰疬。即颈腋部淋巴结结核。《灵枢·寒热》:“鼠瘘之本,皆在于脏,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其所以名为鼠瘘,清·莫枚士《研经言》指出:“鼠性善窜,……瘘之称鼠,亦取串通经络为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