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石脑油

石脑油

《中药大辞典》:石脑油

药材名称石脑油

拼音Shí Nǎo Yóu

别名石漆(《博物志》),猛火油(《昨梦录》),雄黄油、硫黄油(《纲目》),地脂(《方镇编年录》),泥油(《纲目拾遗》)。

出处《嘉佑本草》

来源为碳氢化合物类矿物石油的原油。

原形态石油(《梦溪笔谈》)

为深褐色或黑褐色之液体。稠浓如胶者,亦有之。光泽星油状,或若含水状.透明至微透明。比重O.6~O.9(浅色石油质轻、深色石油质重)。有特别之油臭。极易燃烧,燃时发黑色浓烟。由低级动植物在地层和细菌的作用下,经过复杂的化学和生物化学的变化而成的。通常聚集在有孔隙及裂缝的岩石中。

化学成分主含链烷烃,环烷烃,芳烃,并含有氮、硫及氧之有机化合物,石油中含致癌成分。

性味《纲目》:"辛苦,有毒。"

功能主治①《嘉佑本草》:"主小儿惊风,化涎,可和诸药作丸、散。"

②《纲目》:"涂疮癣虫癞,治铁箭入肉药中用之。"

③《纲目拾遗》:"治白秃堆灰,以此油徐上,又治恶疥。"

临床应用①治疗慢性气管炎

成人每次服煤油(石脑油的加工品)4~5毫升,每日1~2次,饭前2~3小时服。10天为一疗程,可连续三个疗程。经治182例,临床治愈21例(11.5%),显效57例(31.1%)。对单纯型和喘息型均有效果,有合并肺气肿者疗效较差;病程越短,疗效越显着;年龄越大,疗效越差。服后有显着的平喘作用;初期痰量稍增,以后减少;止咳作用的出现较慢。少数患者服药后有恶心,但无呕吐;如剂量过大,可发生腹泻;个别有肛门、龟头瘙痒,胃部不适感,减量后可缓解或消失。煤油中含有芳烃10.3%,如把芳烃脱掉,可减低气味和毒性。曾用脱芳煤油治疗194例,有效率与前相仿,但副作用小,患者易接受。

②治疗蛲虫病

用消毒棉球蘸煤油或汽油于晚上9时后涂擦肛门。先擦肛门周围,继将棉球缓缓推入肛门内,小儿放入约10分钟取出,成人可不必取出。每晚1次,一般1~3次即愈。治愈38例。未见复发。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石脑油

药材名称石脑油

拼音Shí Nǎo Yóu

英文名Petroleum

别名石漆、石脂水、猛火油、石油、雄黄油、硫黄油、地脂、泥油、石烛、火井油、火油、鄜延脂

出处出自《嘉佑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碳氢化合物类矿物石油的原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troleum

原形态为深褐色或黑褐色之液体。稠浓如胶者,亦有之。光泽呈油状,或若含水状。透明至微透明。比重0.6-0.9(浅色石油质轻、深色石油质重)。有特别之油臭。极易燃烧,燃时发黑色浓烟。由低级动植物在地层和细菌的作用下,经过复杂的化学和生物化学的变化而成的。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通常贮存在地下深处岩石裂隙及矿物颗粒间微孔隙中;亦可出露于地表,浸漫于沙粒、泥土粒间(泥油、石油苗)或随水 漂浮(石油泉、石油河)。

资源分布:我国除着名油田外,各大区已均有产出。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液体,有的稠浓如胶。褐绿色至黑色。微透明至透明。具特别之油臭。可燃灯。以液稠、色黑、无杂质者为佳。

化学成分主含链烷烃CnH2n+2,环烷烃CnH2n,芳烃,并含有氮、硫及氧之有机化合物。石油中含致癌成分。

性味辛;寒;苦;有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解毒杀虫。主小儿惊风;呕吐;顽癣恶疥;疮疖;白秃;蛲虫;慢性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涂敷患处。一般不作内服。

各家论述1.《纲目》:石油气味与雄硫同,故杀虫治疮。涂疮癣虫癞,治铁箭入肉药中用之。其性走窜,诸器皆渗,惟瓷器琉璃不漏。故钱乙治小儿惊热膈实,呕吐痰涎,银液丸中用,和水银轻粉、龙脑、蝎尾、白附子诸药为丸,不但取其化痰,亦取其能透经络、走关窍也。

2.《嘉佑本草》:主小儿惊风,化涎,可和诸药作丸、散。

3.《纲目拾遗》:治白秃堆灰,以此油涂上,又治恶疥。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倒触伞

    《中药大辞典》:倒触伞药材名称倒触伞拼音Dǎo Chù Sǎn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蔷薇莓的根。夏、秋采收。原形态蔷薇莓,又名:空心藨、洋金银藤,黄牛泡。灌木,高2~3米。茎直

  • 仙百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仙百草药材名称仙百草来源菊科仙百草Aster tubinatus S. Moore var. chekiangensis C. Ling, mss.,以根入药。原形态本变种与正种区

  • 紫薇花

    《中药大辞典》:紫薇花药材名称紫薇花拼音Zǐ Wēi Huā别名鹭鸶花、五里香、红薇花、百日红(《曲洧旧闻》),佛相花(《八闽通志》)、满堂红(涌小品》),怕痒花、猴刺脱(《群芳谱》),紫梢(《民间常

  • 豺皮樟

    《全国中草药汇编》:豺皮樟药材名称豺皮樟拼音Chái Pí Zhānɡ别名大灰木、百叶仔、白柴、香叶子来源樟科黄肉楠属(六驳属)植物豺皮黄肉楠Actinodaphne chinen

  • 花红叶

    《中药大辞典》:花红叶药材名称花红叶拼音Huā Hónɡ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林檎的叶。功能主治《滇南本草》:"治小儿疮疥。"用法用量外用:煎水

  • 细叶乌蔹莓

    药材名称细叶乌蔹莓别名红母猪藤、母猪菜、五叶藤、五龙草、五爪金龙来源葡萄科细叶乌蔹莓Cayratia tenuifolia (Heyne) Gagnep.,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淡,寒。功能主

  • 牛胞衣

    《中药大辞典》:牛胞衣药材名称牛胞衣拼音Niú Bāo Yī出处《纲目》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胎盘。功能主治《海上方》:"治臁疮不敛,牛胞衣一只,烧存性,研搽。"摘录

  • 西藏桃叶珊瑚果

    药材名称西藏桃叶珊瑚果拼音Xī Zànɡ Táo Yè Shān Hú Guǒ英文名Aucuba himalaica Hook f.et Thoms.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喜马拉雅珊瑚的果实。拉

  • 青檀香

    药材名称青檀香拼音Qīnɡ Tán Xiānɡ别名青藤香(《阳春县志》),青风藤(《四川中药志》),小葛藤(《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防己科植物木防己的茎叶。10~11月

  • 藤五加

    药材名称藤五加拼音Ténɡ Wǔ Jiā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藤五加的茎皮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opanax leucorrhizrs (Oliv.)Harms采收和储藏:茎皮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