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睑倒粘睛

睑倒粘睛

病名。见梁翰芬《眼科讲义》。即睥肉粘轮。详该条。

猜你喜欢

  • 瘴毒脚气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又名江东脚气、岭南脚气。指发于南方地区之脚气,因感受风湿毒气所致。症见脚膝缓弱,渐至麻痹或疼痛,恶寒发热,头痛心烦,两胫微肿,不能饮食,甚则小腹不仁,冲心闷乱。治疗大法

  • 鹤顶草

    出《土宿本草》。为藜之别名,详该条。

  • 脾胃郁

    郁证之一。《类证治裁》卷三:“脾胃郁,气噎哕呃。《金匮》麦门冬汤加竹茹、丁香。”参见五脏郁证条。

  • 杨梅痘

    证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三。又名杨梅痘子。因其形如赤豆,嵌于肉内,坚硬如铁。

  • 喘疾

    病证名。指呼吸急促,伴有咳嗽的证候。一般多因肺气虚弱,内有顽痰宿饮,一旦外感寒热之邪,以致内与痰饮交阻,肺失宣降,则成喘疾。《证治准绳》:“小儿喘急,重于咳嗽,然有虚实冷热之分。”治实热,宜辛凉开肺,

  • 出《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颊,指耳前、颧下之颜面部分。《证治准绳·杂病》第八册:“颊,面旁也。属手足少阳三焦、胆,手太阳小肠,足阳明胃经之会。”《素问·刺热篇》:“肝热病者,左颊先赤……肺热病者,右

  • 虜寄疮

    见谈金章《诚书痘疮》。即痘疮。详该条。

  • 阴处

    ①伏居于地下而未出地面者。《素问·阴阳离合论》:“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②指暗处。《素问·至真要大论》:“阴处反明”。③指前阴部位。

  • 水仙散

    《普济本事方》卷六方。荷叶(取未展者,阴干)不拘量。为末,每服三钱,食前热童便调下,以下恶物为度(一方用大干荷叶五片,烧令烟尽,为末作一服,服法如上)。治打扑坠损,恶血攻心,闷乱疼痛。

  • 珊瑚验方

    蒙医方书。伊希丹金旺吉勒于十九世纪末用藏文诗的体裁编写。全书以《四部医典》赫依、希日、巴达干理论为指导,论述了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疾病,包括热病、传染病、瘟疫病在内的各种病症的治疗。载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