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白屑风

白屑风

病名。以头皮脱白屑为主的一种疾病。《外科正宗》卷四:“白屑风多生于头、面、耳、项发中,初起微痒,久则渐生白屑,叠叠飞起,脱之又生。”由于肌热当风,风邪侵入毛孔,郁久血燥,肌肤失养所致。好发于头皮,可见弥漫而均匀的糠秕样干燥白屑,搔抓时脱落。落而又生,自觉痒甚,日久毛发易落。相当于干性皮脂溢性皮炎。治宜祛风清热润燥。内服祛风换肌丸消风散(《医宗金鉴》)。外搽润肌膏颠倒散洗剂(硫黄、生大黄各7.5克,石灰水100毫升,将硫黄、大黄研极细末,加入石灰水中)。亦可用苦参90克、野菊花15克、白藓皮9克煎水待温外洗。

猜你喜欢

  • 肾气腰痛

    证名。腰痛之一。见《医宗必读·腰痛》。指肾气亏损所致的腰痛。详肾虚腰痛条。

  • 和胃

    又称和中。是治疗胃气不和的方法。胃气不和表现为胃脘胀闷、暖气吐酸、厌食、舌淡苔白等证候,用陈皮、姜半夏、木香、砂仁等药。

  • 釜底抽薪

    属寒下法。用寒性而有泻下作用的药物通泄大便以泻去实热的治法。本法即如抽去锅底燃烧着的柴草,以降低锅内的温度一样,故名。参见寒下、急下存阴各条。

  • 回头青

    出《清异录》。为莎草之别名,详该条。

  • 杨梅疮

    病名。感染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见《疮疡经验全书》卷六。又名霉疮、广疮、时疮、棉花疮。由气化(间接)传染和精化(接触)传染而得。临症先患下疳,或患横痃,然后发杨梅疮。发病前有全身性发热、头痛

  • 小儿胎元内障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十一。即胎患内障,详该条。

  • 胞衣不出

    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即胞衣不下。详该条。

  • 热毒疮疡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为热毒蕴积而引起疮疡。临床表现以局部出现焮红、作痛、发肿、发痛。热毒炽盛,累及脏腑则可出现里热的证候,如烦热、便秘等。治宜清热解毒,如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之类。

  • 臂痛

    证名。指上下臂关节、肌肉作痛。多由风寒湿邪侵袭、痰饮留滞、血不荣筋、阳气不足、气滞血瘀或提挈重物损伤所致。《证治要诀·臂痛》:“臂为风寒湿所搏,或饮液流入,或因提挈重物,皆致臂痛,有肿者,有不肿者。…

  • 跌打回生散

    即回生第一仙丹,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