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白喉治法抉微

猜你喜欢

  • 手丫毒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八。即手丫发。见该条。

  • 五变刺

    古刺法名。《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余闻刺有五变,以主五输。”有二义:①指四时变化和五俞穴相配合进行针刺,即冬刺井,春刺荥,夏刺输,长夏刺经,秋刺合,“是谓五变,以主五输。”②指五类疾病与五输穴相

  • 十皮五子饮

    《冯氏锦囊秘录》卷十四方。茯苓皮、草果皮、牡丹皮、地骨皮、五加皮、大腹皮、甘草皮、生姜皮、木通皮、木瓜皮、菟丝子、车前子、苏子、葶苈子、槟榔各等分。水煎服,或为细末,每服一钱五分,同雄猪肝一具(不下水

  • 经脉别论篇

    《素问》篇名。首先讨论了惊恐恚劳等过度,以致经脉、内脏失其正常的变化;继论经脉在饮食生化输布过程中的作用,并通过饮食物消化、吸收、输布过程,阐明切脉独取寸口以决死生的原理;后论三阴三阳脏气独至的病变、

  • 重刻人参考

    见人参考条。

  • 祛风地黄丸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八方。生地黄、熟地黄各四两,白蒺藜、川牛膝(酒洗)各三两,知母、黄柏、枸杞子各二两,菟丝子(酒制)、独活各一两。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钱,黄酒送下,夏月盐汤送

  • 侠承浆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下颌部,承浆穴外开1寸,当颏孔处。布有面神经,颏神经和面、颏动、静脉分支。主治黄疸,面瘫,齿痛,唇口疔疮;以及齿龈溃烂,三叉神经痛等。直刺0.3~0.5寸。

  • 秦鸣鹤

    【生卒】:七世纪【介绍】:唐代著名医生。高宗时侍医。以医术名于时,精针术,曾为唐高宗刺百会、脑户出血,治疗风脑头痛茯良效。

  • 五中

    即五脏。《素问·阴阳类论》:“阴阳之类,经脉之道,五中所主,何藏最贵?”王冰注:“五中谓五脏。”

  • 十度(duó 夺)

    古诊法。出《素问·方盛衰论》。度,衡量测度。古代有脉度、脏度、肉度、筋度、俞度等五度,五度有虚有实,合称十度。用针前,先辨别十度,可以较准确地进行补泻刺法。参见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