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白叶火草

白叶火草

《中药大辞典》:白叶火草

药材名称白叶火草

拼音Bái Yè Huǒ Cǎo

别名拿戛千里光、白背艾,火门艾、大叶艾、满山香(《广西药植名录》),大白叶子火草(《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菊科植物千里光全草。夏、秋采收,洗净晒干备用。

原形态亚灌木,高约1.5米,全株被白色茸毛。茎干白色,直立。单叶互生,倒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边缘有粗锯齿,下面密被白色茸毛;叶柄长约1厘米,白色,有毛。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金黄色,花瓣长约8毫米,有较多的白毛;雄蕊5;子房无毛。瘦果圆柱形,有棱,冠毛白色,较硬。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林沿、荒地灌木丛中。分布我国西南各地。

性味《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性平,味淡。"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利尿。治感冒发热,支气管炎,哮喘,肾炎水肿,急性膀胱炎。

①《广西药植名录》:"全株:祛风,暖胃,消疮毒。治刀伤,腹痛,腹泻,哮喘。"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发散,定喘,驱虫。治感冒高热,尿赤尿闭,肾炎水肿,气管、支气管炎,哮喘,蛔虫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复方治急性膀胱炎:白叶火草根,配青蒿木贼、猴子背巾、灯芯草。水煎服。(《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叶火草

药材名称白叶火草

拼音Bái Yè Huǒ Cǎo

英文名Nagens Groundsel

别名白背艾、火门艾、大叶艾、满山香、大白叶子火草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植物白千里光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necio nagensium C. B. Clarke [Synotis nagensium (G. B. Clarke) C. Jeffery et Y. l.Che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千里光亚灌木,高约1.5m。全株被白色茸毛。茎直立,白色。叶互生;叶柄长约1cm,白色,有毛;叶片倒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边缘有粗锯齿,下面密被白色茸毛。由头状花序组成的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舌状花,管状花均为黄色,花瓣长约8mm,有较多的白毛;雄蕊5,子房无毛。瘦果,圆柱形,有棱,冠毛白色,较硬。花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沿、荒地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淡;性平

功能主治散风热;定喘咳;利水湿。主感冒发热;咳喘;小便淋涩;肾炎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1.《广西药植名录》:全株:祛风,暖胃,消疮毒。治刀伤,腹痛,腹泻,哮喘。

2.《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发散,定喘,驱虫。治感冒高热,尿赤尿闭,肾炎水肿,气管、支气管炎,哮喘,蛔虫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霹水草

    药材名称霹水草拼音Pī Shuí Cǎo别名如意草(《滇南本草》),鸡冠参(《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鸭跖草科植物蓝耳草的根。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披散

  • 紫薇叶

    《中药大辞典》:紫薇叶药材名称紫薇叶拼音Zǐ Wēi Yè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千屈菜科植物紫薇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薇花"条。化学成分叶含生物碱:德新宁碱、德洒明

  • 野罂粟壳

    药材名称野罂粟壳拼音Yě Yīnɡ Sù Ké别名野大烟、山米壳、山大烟来源罂粟科罂粟属植物野罂粟Papaver nudicaule L.以果壳入药。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性味

  • 铺地黍根

    《中药大辞典》:铺地黍根药材名称铺地黍根拼音Pū Dì Shǔ Gēn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铺地黍的根茎及根。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微甘苦,平。功能主治清热平肝,利湿解毒。用

  • 黑萼棘豆

    《中药大辞典》:黑萼棘豆药材名称黑萼棘豆拼音Hēi è Jí Dòu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豆科植物黑萼棘豆的全草。8~9月采收,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

  • 水牛皮

    药材名称水牛皮拼音Shuǐ Niú Pí出处《食医心镜》来源牛科动物水牛的皮。功能主治《食医心镜》:"主水气大腹浮肿,小便涩少,水牛皮煮熟,切于豉汁中食之。"摘

  • 鼠肝

    《中药大辞典》:鼠肝药材名称鼠肝拼音Shǔ Gān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鼠科动物褐家鼠、黑家鼠等的肝。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鼠"条。功能主治①《本草经集注》:"治产难。&q

  • 小天蒜

    药材名称小天蒜拼音Xiǎo Tiān Suàn别名小棕包、披麻草、细毒蒜(《红河中草药》)。出处《云南经济植物》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小藜芦的根。秋、冬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

  • 伤寒草

    《中药大辞典》:伤寒草药材名称伤寒草拼音Shānɡ Hán Cǎo别名夜牵牛、星拭草(《岭南采药录》),寄色草(《广州植物志》),返魂香(《广东中药》Ⅱ),消山虎(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奶椎

    药材名称奶椎拼音Nǎi Zhuī出处《河南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果甘草的果实。秋冬果熟后采集,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基部木质化,有条棱,全体被鳞片状黄色腺体。单数羽状复叶;小叶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