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痰积脘痛

痰积脘痛

证名。指痰阻气滞所致的胃脘痛。《类证治裁·胃脘痛》:“痰积脘痛必呕恶。”《张氏医通》卷五:“痰积作痛,脉滑而实,恶心烦满,时吐酸水。此因气滞碍其道路,不得运行而作痛。清中汤加香附苍术南星滑石木香海石之类。如痰甚者,导痰汤加白螺蛳壳煅过一钱。”《症因脉治》卷一治痰癖胃脘病有块,常痛不休,用滚痰丸。参见痰饮胃脘痛条。

猜你喜欢

  • 坐舌莲花风

    病名。《重楼玉钥》卷上:“坐舌莲花风,舌下浮肿多痰涎,初生一二瓣,渐至五六瓣,形似莲花。”即莲花舌。详该条。

  • 脑膏

    即耳垢。

  • 露木尔

    见《西藏常用中草药》。为螃蟹甲之藏族语名,详该条。

  • 试痛

    指假阵痛或妊娠晚期由于某种原因所致腹痛而无分娩症者。①张仲远《产孕集》:“孕至八九月,或妊母有火,起居不时,令孕不安,因而作痛,所谓试痛也。”②刘斋甫《妇科三字经》:“孕妇临产,必先有试痛,试痛有一次

  • 虚疝

    病名。指疝证迁延致虚或虚体患疝者。《医钞类编》卷十四:“疝亦有挟虚而发者,其脉不甚沉紧而豁大无力者是也,然其痛亦轻,惟觉重坠牵引耳。”《景岳全书·疝气》:“疝久者必多虚证,或以元气本虚而偶患者亦有虚证

  • 伤乳食泻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即乳食不节而致的腹泻。因乳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常,腹胀肠鸣,疼痛啼叫,口渴尿赤,粪腥臭且夹乳瓣或未消化的食物。治宜和中消滞。用保和丸。

  • 大腿根出臼

    病名。出《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即髋关节脱臼。详胯骨出条。

  • 食疗

    又称食治。根据食物不同的性味,作用于不同脏器,而起着调理和治疗的作用。《备急千金要方》有食治门,搜集《内经》至唐代以前用食物治疗疾病的记述,为著名食疗专辑之一。

  • 张柏

    【介绍】:明代医家。字世茂。祖籍安徽,后迁居到兰溪(今浙江兰溪)。少时学儒,因为父病而学医。治病效果较好,多用补法。著有《医案》一书,已佚。

  • 亚麻仁

    见《国药的药理学》。即亚麻子,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