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症旨微集
见痧法备旨条。
见痧法备旨条。
【介绍】:元代医家。撰有《注释素问玄机原病式》。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黄药子,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两侧胁部里急牵紧。参胁痛里急条。
即防己黄芪汤,见该条。
出《灵枢·经别》。即手太阴经别。详该条。
针刺手法名。出金·窦汉卿《金针赋》。紧,作急解;按,指下按(插)。紧提慢按,就是急提缓插的意思。紧提刺激较重;慢按刺激较轻,故亦称重提轻插。
见《本草便读》。为神曲之处方名,详该条。
治法术语。指通过攻邪的方法达到补虚的目的。《景岳全书·传忠录》:“或宜以攻为补,或宜以补为攻,而得其补泻于微甚可否之间,斯尽善矣。”病本属虚,但病之虚系因邪气侵凌正气,正气受损而致,且此时病情虽虚但尚
病名。多由瘟疫之毒中于心经而上炎于舌所致。疔生舌上,或红或紫,疼痛,如樱桃大,破后流脓出血。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可选用清瘟败毒饮加减。外用紫雪散。参见舌疔条。
【介绍】:宋代医官。随高宗赵构南渡,迁居永丰(今江西永丰县)。擅长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