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疫痢

疫痢

病名。指痢疾之由于天行疫毒所致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痢证汇参》卷四:“疫痢之证,运气所致。或流衍之纪,雨湿连绵;或二火司令,赫曦用事,湿热大作;或燥金行令燥火时行,三者皆成疫痢。此所谓之天行疫痢也。”《症因脉治》卷四:“长幼相似,沿门合境,一齐发作,下痢脓血,或下纯血,或下黄水,或下紫血水,身热头痛胸满不食,此疫痢之症也。”治宜清热解毒为主。初起可兼表散,可用羌独柴葛之类。待表邪已散,然后分辨湿火燥火施治。湿热脉洪,香连丸、六散;满闷不舒,香连平胃散;燥火脉数,当归银花汤,调六一散,送下当归大黄丸。参见痢疾、疫毒痢条。

猜你喜欢

  • 眼胞痰核

    病名。又名眼泡痰核。《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此证结于上下眼胞,皮里肉外。其形大者如枣,小者如豆,推之移动,皮色如常,硬肿不疼,由湿痰气郁而成。宜服化坚二陈丸,外用生南星,蘸醋磨浓,频涂眼皮。”即

  • 尾椿

    骨名。即尾骨。详尾骶骨条。

  • 通评虚实论

    《素问》篇名。通评虚实,高士宗注:“犹言统论虚实也。”本篇以论述虚实为中心,列举了五脏的虚实,四时的虚实,血气的虚实,重实、重虚,经虚络满,经满络虚,脉症虚实等,从而归纳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的

  • 火疫

    疫病的一种类型。指因火气过盛而引起的传染性、流行性疾病。《素问·本病论》:“赤气彰而化火疫,皆烦而躁渴,渴甚。”

  • 许律

    【介绍】:明代医生。字用韶。履贯不详。世医出身,父亲许矩是元代医学教授,他承继家传行医。其弟许度量,也业医。

  • 积热胃脘痛

    证名。指热积于内所致的胃脘痛。《症因脉治》卷一:“七情六欲之火,时动于中、膏粱炙煿之热,日积于内,热久成燥,积热之痛作矣。……时作时止,口渴唇燥,痛则多汗,栀连清胃汤,有下症,神芎丸。”《寿世保元·心

  • 圣神散

    《伤科汇纂》卷七方。草乌、白芷、赤芍药、白芨、秋叶、枇杷叶、韭菜根各一两。为细末,蜜调敷患处。治跌打损伤,瘀血疼痛。

  • 白河车

    ①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七叶一枝花之别名。②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万年青之别名。各详该条。

  • 得意本草

    见得宜本草条。

  • 四神聪

    即神聪,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