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理筋

理筋

推拿手法名。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用手指顺着筋脉缓缓地进行按压推移,反复多次。有舒理筋脉、畅通气血等作用。

猜你喜欢

  • 山黄豆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大红袍之别名,详该条。

  • 篦箕柴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鬼箭羽之别名,详该条。

  • 苏木散

    《痧胀玉衡》卷下方。又名二十九号升象方。苏木二两,白蒺藜、红花、玄胡索、桃仁各一两,独活三钱,五灵脂七钱,降香、姜黄、赤芍药各六钱,大黄五钱,乌药、三棱、莪术、陈皮、青皮、皂角刺、香附(酒炒)各四钱。

  • 气虚小便不利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四。由于久病、劳倦过度、汗下太过等伤气所致。主要症状为气怯神疲,面色萎黄,言语低微,唇不焦,口不渴,欲小便而解不出,脉细弱。治宜补气为主。肺气不足者,用生脉散。中气不足者,用补

  • 候胎

    产科诊法。见《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一。即验胎。详该条。

  • 爆格蚤

    见《分类草药性》。为女贞子之别名,详该条。

  • 走哺

    ①古病名。指下焦实热而致二便不通,呕吐不停者。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张氏医通》卷四:“下焦实热,其气内结,不下泌糟粕,而淤浊反蒸于胃,故二便不通,清逆不续,呕逆不禁,名曰走哺。人参汤主之。”②指

  • 泄脓血

    证名。又称便脓血、圊脓血。《中藏经》卷上:“小肠实则伤热,热则口生疮,虚则生寒,寒则泄脓血。”泄脓血有因寒因热之别。详便脓血条。

  • 太极子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马槟榔之别名,详该条。

  • 上廉

    ①经穴名。代号LI9。出《针灸甲乙经》。《圣济总录》称手上廉。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前臂背面,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距曲池穴3寸处。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深支;桡动脉肌支与头静脉。主治头痛,目眩,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