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珠芽蓼

珠芽蓼

《全国中草药汇编》:珠芽蓼

药材名称珠芽蓼

拼音Zhū Yá Liǎo

别名猴娃七、山高粱蝎子七、剪刀七、染布子

来源蓼科植物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nm L.,以根状茎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备用。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用于扁桃体炎,咽喉炎,肠炎,痢疾,白带,崩漏,便血;外用治跌打损伤,痈疖肿毒,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2~5钱;外用适量,研粉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珠芽蓼

药材名称珠芽蓼

拼音Zhū Yá Liǎo

英文名RHIZOMA POLYGONI VIVIPARI

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 L.的根茎。秋季采挖,除去茎叶、细根、泥沙,晒干。

性状本品呈扁圆柱形或团块状,常弯曲成虾状,长2~5cm,直径0.3~1.5cm;表面呈棕褐色,稍粗糙,可见较密的环节及根痕;一面隆起,另一面较平坦或略具凹槽;有时先端具棕褐色叶鞘残基。质较硬,折断面平坦,灰棕色或紫红色;白色点状的维管束排列成断续的环状。气微,味苦涩。

鉴别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呈棕褐色,常含有棕色物。皮层狭窄。维管束外韧型,断续排列成环;木质部导管直径10~25μm。薄壁细胞有大量的草酸钙簇晶,直径50~120μm;并含淀粉粒,呈圆形,椭圆形或盔帽形,脐点点状,裂缝状。

性味苦、涩、微甘,温。

功能主治止泻,健胃,调经。治胃病,消化不良,腹泻,月经不调、崩漏等。

用法用量9g;冲服或煎汤服。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美丽胡枝子

    药材名称美丽胡枝子拼音Měi Lì Hú Zhī Zǐ别名三妹木、假蓝根、碎蓝本、沙牛木(《广西中草药》),夜关门、鸡丢枝、三必根(《广西药植名录》),红布纱、马须草、马乌柴、羊古

  • 黄杞皮

    药材名称黄杞皮拼音Huánɡ Qǐ Pí别名土厚朴、假玉桂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黄杞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 Wall.[E.chrysole

  • 多花猕猴桃

    药材名称多花猕猴桃拼音Duō Huā Mí Hóu Táo来源药材基源:为猕猴桃科植物阔叶猕猴桃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tinidia laizfolia(Gardn.etChamp.)Mer

  • 牛肋巴

    药材名称牛肋巴拼音Niú Lèi Bā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中华高山耳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stichum sinensis Christ[P.perscotianum var.

  • 黄心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心果药材名称黄心果别名歪脖子果、黄牙果、化皮果、酸果、云树、大叶藤黄、云南莽吉柿来源藤黄科黄心果Garcinia cowa Roxb.,以茎、叶汁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涩,

  • 木竹子

    《中药大辞典》:木竹子药材名称木竹子拼音Mù Zhú Zi别名岭南倒捻子(《中国树木分类学》),岭南山竹子(《广州植物志》),木竹果、冬竹子、龙檬果、罗楝子、黄牙果、染牙果(《广西

  • 山皂角

    药材名称山皂角别名山皂荚、皂力板子、皂角刺、皂角针来源豆科山皂角Gleditsia horrida (Thunb.) Makino [G. japonica Miq.],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

  • 毛叶柿叶

    药材名称毛叶柿叶拼音Máo Yè Shì Yè别名紫藿香、涩藿香来源药材基源:为柿科植物岩柿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pyros dumetorum W.W.Smith[Dmollifolia

  • 紫金莲

    《中药大辞典》:紫金莲药材名称紫金莲拼音Zǐ Jīn Lián别名转子莲(《贵州草药》),紫金标(《贵州药植目录》),搬倒甑(《中草药通讯》(2):43,1971)。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白

  • 椆李

    药材名称椆李拼音Zhòu Lǐ别名臭李子、吗嘎[蒙名]来源蔷薇科椆李Padus asiatica Komar.,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东北。性味酸,平。功能主治止泻痢。治腹泻。用法用量3~5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