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猴枣

猴枣

《中药大辞典》:猴枣

药材名称猴枣

拼音Hóu Zǎo

别名猴子枣、羊肠枣(《药物出产辨》),猴丹(《中国医学大辞典》),申枣(《药材资料汇编》)。

出处《饮片新参》

来源为猴科动物猕猴内脏的结石

原形态形态详"猕猴骨"条。

生境分部产印度、马来半岛及南洋群岛等地。

性状呈椭圆形,略侧、枣,大小相差悬殊,大者如鸡卵,小者仅如黄豆,一般如莲子大。表面青铜色或绿黑色,平滑而有光泽。质硬而脆,击之易碎;断面灰黄色,有层次,中央有核。气微香,味微苦涩,嚼之有砂性。以个大、色深、质脆者为佳。

炮制打碎,拣去核,研极细用。

性味①《中国医学大辞典》:"苦,寒,无毒。"

②《饮片新参》:"微咸兼苦,寒平,无毒。"

功能主治消痰镇惊,清热解毒。治痰热喘嗽,小儿惊痫,瘰疬痰核。

①《中国医学大辞典》:"治惊痫,小儿急惊,痰厥,热痰。疗痈疽,瘰疬,痰核,横痃。"

②《饮片新参》:"治虚喘,化痰纳气,治惊痫。"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2~5分。外用:醋摩涂。

复方治小儿惊风,痰多气急,喘声如锯,烦躁不宁:羚羊角一钱,麝香四分,猴枣四钱,煅月石一钱,伽南香一钱,川贝母(去心)二钱,青礞石(煅成绛色,水飞)一钱,天竹黄(飞)三钱。各取净粉,除麝香、伽南香外,先将其余药粉充分和匀,研至极细,随后加入麝香、伽南香二味细粉和匀,瓶装封固。每次服一至二分,日服一至二次,用温开水送服。(《上海市中药成药制剂规范》猴枣散)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猴枣

药材名称猴枣

拼音Hóu Zǎo

英文名Bezoar from Monkey, Rhesus Macaque Bezoar

别名猴子枣、羊肠枣、猴丹、申枣

出处出自《药物出产辨》:猴枣生于老猿猴之胃及肝胆间,缘猿猴常食各种山果,积年累月,其精液所结成为石者,形如枣,犹如牛之生黄,狗之生宝。故治效亦相类也。猴枣为治热痰最灵捷之圣药,功胜西黄八宝散,暨诸祛热痰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猴科动物猕猴等的肠胃结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acaca mulatta Zimmermann2.Macaca speciosa F.Cuvier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捉,捕杀后,剖腹,取出肠胃中的结石,于通风处晾干。

原形态1.猕猴,体形瘦小,头顶无“漩毛”,肩毛短而尾较长,约为之半。颊部有颊囊,具5趾(指),有扁平的指甲,臀胝发达,呈红色,雌体更红。体色为呈棕灰色或棕黄色,色泽因地区、年龄不同而有异背部后半部毛呈橙黄色而有光泽;腹面淡灰色,后肢上部亦有橙色的光泽。

2.短性猴,体形较猕猴大,大者可重达15kg。四肢等长,尾很短,仅6cm左右。壮年时颜面红色,小猴随性成熟而变红,老年后裉去红色变为紫色或青黑色;头顶之毛较长,由正中向两侧分开,是与猕猴的主要区别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栖息于石山、树林、裸岩等环境。营集群生活。2.生活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栖息环境与猕猴相似。群居。余皆与猕猴相似。

资源分布:1.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和长江流域大部,青藏高原及山西、河南、河北等地亦有零星分布。

2.分布于西南及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1)印度猴枣多呈椭圆形或长圆形,大小不一。表面青黑色或暗黄色,平滑有光泽。质硬而脆,击之易碎,断面有层纹,易层层剥离,断面灰绿色,粗糙,无光泽。中心部位有空洞或可见果核、石子、树枝等异物。微有香气,味微苦。

(2)马来西亚猴枣,多呈长圆形,体较大,长3-4cm,直径1.8-2.2cm。表面暗黄色或呈灰黑色相间的环纹,平滑,有光泽,中心部位无空洞。

(3)国产猴枣,呈椭圆形、扁圆形,大小不一。表面青灰色、黑褐色或暗灰色,有光泽。质松脆,击之易碎,断面可见同心环层纹,中心部位常有柴梗、石子、豆衣等异物。

显微鉴别,取样品粉末少许,置小试管中,直火加热,收集升华物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黄色针柱状结晶。

鉴别理化鉴别(1)取样品粉末少许,置小试管中,加硝酸数滴,稍后即显红色,加热后,红色消失,呈淡黄色。

(2)取样品粉末少许,置小试管中,加10%氢氧化钠溶液少许,溶液即显绿褐色,放置数小时后,可见黄色针状结晶析出。

(3)取样品粉末少许,置紫外光灯下观察,呈蓝绿色或红绿色荧光。

(4)取本品粉末少许,加甲醇适量浸渍,浸出液用岛津UV-200型紫外光谱仪进行扫描,在波长356nm处有最大吸收峰。

炮制打碎,拣去核,研极细用。

性味性苦;微咸;性寒

归经心;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镇惊;豁痰定喘;解毒消肿。主痰热喘咳;咽痛喉痹;惊痫;小儿急惊;瘰疬痰核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3-1g,不入煎剂。外用:适量,醋磨涂。

复方治小儿惊风,痰多气急,喘声如锯,烦躁不宁:羚羊角一钱,麝香四分,猴枣四钱,煅月石一钱,伽南香一钱,川贝母(去心)二钱,青礞石(煅成绛色,水飞)一钱,天竹黄(飞)三钱。各取净粉,除麝香、伽南香外,先将其余药粉充分和匀,研至极细,随后加入麝香、伽南香二味细粉和匀,瓶装封固。每次服一至二分,日服一至二次,用温开水送服。(《上海市中药成药制剂规范》猴枣散)

各家论述1.《中国医学大辞典》:治惊痫,小儿急惊,痰厥,热痰。疗痈疽,瘰疬,痰核,横痃。

2.《饮片新参》:治虚喘,化痰纳气,治惊痫。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羊角藤叶

    药材名称羊角藤叶拼音Yánɡ Jiǎo Té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羊角藤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rinda umtellta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鲜用。原形态羊角藤,攀援

  • 福建柏

    药材名称福建柏拼音Fú Jiàn Bǎi出处始载于《经济植物手册》。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福建柏的心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kienia hodginsii ( Dunn ) Henry et

  • 狐四足

    《中药大辞典》:狐四足药材名称狐四足拼音Hú Sì Zú出处《纲目》来源为犬科动物狐的足。功能主治《纲目》:"治痔漏下血。"复方治痔漏反花泻血者:狐四

  • 椰子油

    《中药大辞典》:椰子油药材名称椰子油拼音Yē Zi Yóu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棕榈种植物椰子的胚乳,经碾碎烘蒸后所榨取的油。原形态植物形态参见"椰子皮"条。性状椰子油在

  • 冠果草

    《中药大辞典》:冠果草药材名称冠果草拼音Guàn Guǒ Cǎo别名土紫菀、假菱角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泽泻科植物冠果草的全草。秋季采,晒干,切段。原形态一年生水生草本,簇生水底。叶浮水

  • 丁香枝

    《中药大辞典》:丁香枝药材名称丁香枝拼音Dīnɡ Xiānɡ Zhī出处《纲目》来源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枝。功能主治《纲目》:"治一切冷气,心腹胀满,恶心,泄泻虚滑,水谷不消。"用法

  • 鸡公柴果

    药材名称鸡公柴果拼音Jī Gōnɡ Chái Guǒ别名饭汤子果实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茶荚蒾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setigerum Hance.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

  • 午时茶

    药材名称午时茶拼音Wǔ Shí Chá来源加工品。原料:苍术、柴胡、防风、枳实、前胡、山楂、川芎、羌活、陈皮、藿香、六神曲、连翘、甘草、白芷各1两,桔梗、苏叶、厚朴、麦芽各1.5两

  • 野芋实

    《中药大辞典》:野芋实药材名称野芋实拼音Yě Yù Shí别名痕芋头花仁(《生草药手册》)。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海芋的果实。夏季采收,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o

  • 丝瓜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丝瓜子药材名称丝瓜子拼音Sī Guā Zǐ来源为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 cylindrica (L.)Roem. 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性味微甘,平。功能主治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