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牛扁

牛扁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扁

药材名称牛扁

拼音Niú Biǎn

别名曲芍

来源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牛扁Aconitum ochranthum C. A. Mey.,以入药。春秋采挖,洗净晒干。

性味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止咳平喘,化痰。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腰腿痛,关节肿痛;外用治疥癣,淋巴结结核。

用法用量1~2钱;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牛扁

药材名称牛扁

拼音Niú Biǎn

别名扁特、扁毒(《唐本草》)。

出处《本经》

来源毛茛科植物牛扁根、茎、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具直根。茎高(40~)60~110厘米,被反曲的微柔毛。基生叶1~5,与下部茎生叶具长柄;叶片圆肾形,长5.5~15厘米,宽10~22厘米,两面被短伏毛,3裂,中央裂片菱形,在中部3裂,2回裂片具狭卵形小裂片。总状花序;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条形;萼片5,黄色,上萼片圆筒形;花瓣2,具长爪,距与瓣片近等长;雄蕊多数;心皮3。蓇葖果3,长约8毫米。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林中或林边草地。分布甘肃、陕西、山西、河北等地。

性味①《本经》:"味苦,微寒。"

②《别录》:"无毒。"

功能主治《本经》:"主身皮疮热气,可作浴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牛扁

药材名称牛扁

拼音Niú Biǎn

英文名Herb of Puberulent Monkshood

别名扁特、扁毒、扁桃叶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牛扁,杀牛虱小虫,又疗牛病。生川谷。

1.《别录》:牛扁,生桂阳川谷。

2.《唐本草》:此药似三堇、石龙芮等,根如秦艽而细,生平泽下湿地。

3.《蜀本草》:《图经》云,牛扁叶似石龙芮附子等,今出宁州。二月、八月采根日干。

4.《本草图经》:牛扁,今潞州、宁州亦有之。今亦稀用。……今潞州止一种,名便特;六月有花,八月结实,采其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牛扁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barbatum Pers.var.puberulum Ledeb.[A.ochranthum C.A.Mey.]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挖根,除去残茎,洗净,晒干。

原形态牛扁,多年生草本,具直根。茎高(40-)60-110cm,被反曲的微柔毛。基生叶1-5,与下部茎生叶具长柄;叶片圆肾形,长5.5-15cm,宽10-22cm,两面被短状毛,3裂,中央裂片菱形,在中部3裂,2回裂片具狭卵形小裂片。总状花序;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条形;萼片5,黄色,上萼片圆筒形;花瓣2,具长爪,距与瓣片近等长;雄蕊多数;心皮3。蓇葖果3,长约8m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2700m的山地疏林下或较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新疆东部。

性状1.性状鉴别 根圆锥形,账10-15cm,中部直径2-4cm。表面暗棕色,外皮脱落处深棕色,粗糙,略显网纹;根头部常有多数根茎聚生,其下根分数股,每股有几个裂生根,互相扭结成辫子状。质轻而松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木心淡黄褐色。气微,味苦、微辛。

2.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上段为裂生中柱。形状不规则,常由一侧向内凹入,形成2个大的裂生中柱。后生皮层为数列木栓化细胞,2个裂生中柱间也产生木栓化细胞。每裂生中柱各由外周的内皮层包围,其外侧的外韧型维管束呈扇状排列成弧形,内侧为2-3个大小不等的分柱,均各有内皮层包围,从而形成几个大小不等的区域。中段分成10余个独立的裂生中柱;每个裂生中柱中有1-3个维管束,其外周被木栓化的后生皮层及皮层细胞所包围,整个根似由许多柱状物并生而成。下段呈原生中柱状,中央的木质部被一圈木栓化细胞包围而呈五角星状。

化学成分根含刺乌头碱(lappaconitine),毛茛叶乌头碱(ranaconitine),牛扁碱(lycaconitine),北方乌头碱(septentrionine)、北方乌头定碱(septentriodine),牛扁宁碱(puberanine),牛扁定碱(puberanidine),牛扁亭碱(puberaconitine),牛扁替定碱(puberaconitidine)。

性味苦;温;有毒

归经肝;肺经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止咳化痰;平喘。主风湿关节肿痛;腰腿痛;喘咳;瘰疬;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服,3-6g。外用:适量,煎汁洗。

注意孕妇禁服。

各家论述《本经》:主身皮疮热气,可作浴汤。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指甲花叶

    《中药大辞典》:指甲花叶药材名称指甲花叶拼音Zhī Jiɑ Huā Yè出处《国药提要》来源为千屈菜科植物指甲花的叶。原形态指甲花(《南方草木状》),又名:散沫花(《南方草木状》),番桂、柴

  • 刺南蛇藤

    药材名称刺南蛇藤拼音Cì Nán Shé Ténɡ别名爬山虎(《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刺南蛇藤的根、果实或茎。春、秋割

  • 犁头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犁头草药材名称犁头草拼音Lí Tóu Cǎo别名铧头草、犁铧尖、犁嘴草、箭头草、如意草、玉如意、耳钩草来源菫菜科菫菜属植物犁头草Viola japonica L

  • 广东升麻

    《中药大辞典》:广东升麻药材名称广东升麻拼音Guǎnɡ Dōnɡ Shēnɡ Má出处《广东中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麻花头的根。夏、秋季采收2~3年生者,挖取根部,去净茎叶,须根,洗净,晒干或焙

  • 河豚鱼肝油

    《中药大辞典》:河豚鱼肝油药材名称河豚鱼肝油拼音Hé Tún Yú Gān Yóu出处《辽宁医学》210:467,1966来源为鲀科动物弓斑东方鲀、虫纹东方鲀、

  • 女贞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女贞子药材名称女贞子拼音Nǚ Zhēn Zǐ英文名FRUCTUS LIGUSTRI LUCIDI别名爆格蚤、冬青子[河北、江苏、福建、广西、云南]来源本品为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

  • 大一箭球

    药材名称大一箭球拼音Dà Yī Jiàn Qiú别名龙须草、绣球草、一包刺、一包金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刺子莞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ynchospora rubra(Lour.)Maki

  • 墨旱莲

    《中国药典》:墨旱莲药材名称墨旱莲拼音Mò Hàn Lián英文名HERBA ECLIPTAE别名旱莲草、水旱莲、莲子草、白花蟛蜞草、墨斗草、野向日葵、墨菜、黑墨草、墨汁

  • 樟柳头

    《中药大辞典》:樟柳头药材名称樟柳头拼音Zhānɡ Liǔ Tóu别名白石笋(《岭南采药录》),广东商陆(《岭南草药志》)。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姜科植物闭鞘姜的根茎。全年可采,但以秋季

  • 宽筋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宽筋藤药材名称宽筋藤拼音Kuān Jīn Ténɡ别名松根藤、大接筋藤、舒筋藤、牛挣藤、大松身来源防己科青牛胆属植物中华青牛胆Tinospora sinensis (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