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牛奶浆

牛奶浆

药材名称牛奶浆

拼音Niú Nǎi Jiānɡ

别名牛乳甫(《质问本草》),大号牛奶仔(《福建民间草药》),野枇杷、山牛奶、牛奶珠、毛天仙果、大叶牛奶子(《浙讧民间常用草药》),牛奶仔(《福建中草药》)。

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桑科植物天仙果果实。秋季果熟时采收。

原形态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约3~8米。枝条红棕色。叶互生,厚皮纸质;叶片长卵形或倒卵形,长7~20厘米,阔4~9厦米,中部以上较阔大,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略带心脏形,全缘,上面有疏短粗毛,下面仅中脉上有细毛,侧脉5~7对,小脉显着,呈网状;叶柄长2~4厘米,无毛;托叶披针形,淡红色。隐头花序;花单性,小花多数,着生于肉质花托内;花托有柄,通常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圆球形或近梨形,横径约15毫米,紫红色,被白色短毛或无毛;苞片4枚,不脱落;雄花具梗,花被片4,雄蕊2或3。瘦果细小。花朋4月。隐花果成熟期8~9月。

生境分部分布江苏、浙江、湖南、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地。

功能主治①《国药提要》:"治痔疾。"

②《浙江中药资源名录》:"缓下,润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山吴萸果

    《中药大辞典》:山吴萸果药材名称山吴萸果拼音Shān Wú Yú Guǒ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山吴萸的果实。原形态形态详"五除叶"条。性味苦辛

  • 茶子心

    药材名称茶子心拼音Chá Zǐ Xīn别名油茶籽(《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的种子。秋季采收。原形态油茶(《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又名:楂(《农政全书》),梣树

  • 三角叶风毛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角叶风毛菊药材名称三角叶风毛菊别名白牛蒡根、翻白叶、毛叶威灵仙、大叶防风来源菊科三角叶风毛菊Saussurea deltoidea (DC.) C. B. Clarke,以根入药

  • 红子仔

    药材名称红子仔别名节节红花、小黑面叶来源大戟科红子仔Breynia hyposauropus Croizt.,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感冒发热,气管炎,肠炎

  • 花椒根

    《中药大辞典》:花椒根药材名称花椒根拼音Huā Jiāo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花椒的根。化学成分同属植物香椒子根皮含茵芋碱、小檗碱、马栗树皮素二甲醚。性味《纲目》:"辛,热,微

  • 柘树茎叶

    《中药大辞典》:柘树茎叶药材名称柘树茎叶拼音Zhè Shù Jīnɡ Yè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柘树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柘木"条

  • 水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麻药材名称水麻别名水麻柳、水苏麻来源荨麻科水麻Debregeasia edulis (Sieb. et Zucc.) Wedd.,以茎皮、叶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陕西、台湾、湖北、

  • 三叶崖爬藤

    药材名称三叶崖爬藤拼音Sān Yè Yá Pá Ténɡ别名毒葡萄。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台湾崖爬藤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trastigma formosanum(Hemsl.)Gagn

  • 慈竹根

    《中药大辞典》:慈竹根药材名称慈竹根拼音Cí Zhú Gēn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根茎。性味下乳。功能主治内服:炖肉或煎汤,鲜者1~4两。摘录《中药大辞典》

  • 苦壶卢蔓

    《中药大辞典》:苦壶卢蔓药材名称苦壶卢蔓拼音Kǔ Hú Lú Màn出处《纲目》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葫芦的茎。夏、秋采。功能主治《稗史》:"痳疮,煎汤浴之。&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