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现代实用中药》。为分心木之别名,详该条。
见《傅青主女科》。即年老血崩,详该条。
病名。①内科消渴病的上消、中消、下消的合称。亦称三痛。《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夫三痟者,一名痛渴,二名痛中,三名痛肾。……一则饮水多而小便少者,痟渴也。二则吃食多而饮水少,小便少而黄赤者,痛中也。三
书名。1卷。清·顾鬘云撰。作者女医家,擅治妇科疾病。本书以妇科及内科杂病为主。记录较详,多为连续就诊的病案,故从中可以看出顾氏辨证用药的层次和思路,有一定参考价值。本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
经穴名。代号SI1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肩解。属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太阳,手、足少阳之会。位于肩后肩胛岗上窝之中央,天宗穴直上,举臂时有凹陷处。布有锁骨上神经后支和付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并有
六律中的六阳律之一。详六律条。
病名。出《灵枢·本藏》。①指胸膺部闷窒疼痛的一种病证。《肘后备急方》卷四:“胸痹之病,令人心中坚痞忽痛,肌中苦痹,绞急如,不得俛仰,其胸前皮皆痛,不得手犯,胸满短气,咳嗽引痛,烦闷自汗出,或彻引背膂。
见《四川中药志》。为刺三加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ST20。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腹部,脐上5寸旁开2寸处。《针灸甲乙经》又云去任脉三寸。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分支;并有第七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分支通过。主治胃痛,呕吐
【介绍】:参见史以甲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