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下颌部,承浆穴外开1寸,当颏孔处。布有面神经,颏神经和面、颏动、静脉分支。主治黄疸,面瘫,齿痛,唇口疔疮;以及齿龈溃烂,三叉神经痛等。直刺0.3~0.5寸。
病名。见《伤科大成》。即髋关节脱臼。详胯骨出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拔毒散之别名,详该条。
指儿生下时,头上戴有膜一片,粘腻如胶者。
耳骨之一。解剖学同名骨。左右耳各一,在鼓室内腔上部,其形似镫,故名。
见《福建民间草药》。即狗尾草,详该条。
书名。3卷。清·吕震名撰于1850年。作者指出,有人“以为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殊不知伤寒不必尽属寒因,若风、若湿、若温、若热,皆统辖于伤寒二字内”(见自序)。本书首辨风、寒、湿、温、热之源流及六
气功术语。是指练功者在练功过程中,由于选择功法不当,或操作未掌握要领,或因指导不当而致偏离正常,甚至发展到不可自制的程度,造成精神与肉体的痛苦。若出现胸腹胀痛,或头胀重如箍,甚至内气周身乱窜,外动不已
即骈指押手法,见该条。
【介绍】:见朱天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