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术语。指凡逢戊癸为火运。《素问·天元纪大论》:“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病名。《喉科杓指》卷四:“此症乃痰火流行,凝注舌下,结成泡肿,绵软石硬,有妨言语,作痛不安……下刀刺破流出黄痰,若蛋清稠粘难愈,须捺净,吹冰硼散,内服加味二陈汤。”参见痰包条。
问诊内容之一。出《素问·疏五过论》。即诊病要了解病人的社会地位(古人称贵贱)、经济状况(古人称贫富)、精神状况(古人称苦乐)等三种变化情况。
《辨证录》卷十方。熟地黄一两,山茱萸四钱,白芍药、当归各五钱,五味子、炒栀子一钱,玄参、牡丹皮各三钱。水煎服。治多怒拂抑,心烦意躁,至夜口干舌燥,寐少等症属肾水不足者。
书名。2卷。明·郑全望撰于1609年。作者鉴于福建、广东地区瘴疟流行,遂予悉心研究。后得宋·李待制(佚名)所辑《瘴疟卫生方》,遂以此书为基础,附以己见编纂而成。书中论述瘴疟源流,伤寒、内伤与诸症之鉴别
脉诊上用以推断疾病预后依据之一。《素问·平人气象论》指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五脏四时之脉,皆以胃气为本,“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有胃气的脉,在平脉指不浮不沉,不急不徐,从容和缓,节律一致。在病脉
证名。指筋脉拘急不柔,屈伸不利。出《素问·五脏生成篇》。多因风寒侵袭筋脉,或肝热筋伤,或血虚津耗,筋脉失养所致。《诸病源候论·筋急候》:“凡筋中于风热,则弛纵;中于风冷,则挛急。十二经筋皆起于手足指,
病证名。见佚名《眼科捷径》。多由肝肾不足或肝经郁热所致。症见遇风流泪,甚者泪下如雨。临床有流冷泪和流热泪之分。详迎风冷泪和迎风热泪条。
见《草药手册》。为金线草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证治要诀·脚气》。即足心痛。参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