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拾遗》。为白毛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伤风后引起的抽搐。《小儿药证直诀》:“伤风后得之,口中气出热,呵欠顿闷,手足动摇。”多由患儿素禀胎元不足,外感风寒,邪扰经络而引起。治宜发散风寒,舒经活络。
书名。4卷。清·张秉成撰。刊于1904年。本书汇编古今常用成方290余首,分为补养、发表、攻里等21类,每方编成七言歌诀,并详释病因、方义,作为初学入门读物。建国后有排印本。
证候多同胃火。详胃热条。
见《本草纲目》。为苦芺之别名,详该条。
指十二经及其脉络。《灵枢·本输》:“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
【介绍】:清代医家。字皇士。云间(今上海市松江)人。为明代名医秦昌遇(字景明)之从孙。承继家业,亦以医名。撰有《伤寒大白》(1714年刻行)一书,主张伤寒证之挟食者,消食尤为其要。另辑有《女科切要》(
见《药物图考》。为荔枝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倒扣草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即咳脓血。为肺痈主症之一。参咳脓血、肺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