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温热经纬

温热经纬

  • 温热经纬

    书名。5卷。清·王孟英撰于1852年。卷1~2选辑《内经》、《伤寒杂病论》中有关温热病的论述,并引录前人的注文以阐明一些温热病病原、证候及治法;卷3~4采辑叶天士、陈平伯、薛生白、余师愚等研究温热病、

  • 温热经纬

    序(一)序(二)自序卷一《内经》伏气温热篇卷二仲景伏气温病篇仲景伏气热病篇仲景外感热病篇仲景湿温篇仲景疫病篇卷三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卷四陈平伯外感温病篇薛生白湿热病篇余师愚疫病篇论疫与

猜你喜欢

  • 痱子

    病名。见《中医临证备要》。即痱疮。详该条。

  • 百草丹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羊胲子之别名,详该条。

  •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书名。即《秘传证治要诀》和《证治要诀类方》的合刊本。195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 淋闷

    病证名。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闷通“闭”。详淋闭条。

  • 曹子休

    【介绍】:宋代人。编著饮食疗法专书《续法馔》5卷。

  • 尚骨

    经穴别名。出《循经考穴编》。即肩髃。见该条。

  • 循摸,属切诊的范围。《素问·举痛论》:“视其主病之脉,坚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扪而得也。”参切诊条。

  • 利如膏血

    病证名。指痢疾排出呈脂膏血性的大便。《诸病源候论》卷十七:“此是赤利肠虚极,肠间脂与血俱下,故谓利如膏血也。”为湿热之邪郁结肠间,损伤阴络所致。治宜滋血养阴。用驻车丸。

  • 惊伤

    指受惊吓所致的疾病。《张氏医通·神志门》:“惊则气乱,郁而生火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或自汗,或眠多异梦,随即惊觉。并宜温胆汤加熟枣仁,如远志丸、妙香散、平补正心丹、龙齿清魂散皆可选用。”《

  • 卢云乘

    【生卒】:1666~约1739【介绍】:清医家。字鹤轩。古黟(今安徽黟县)人。因祖父为庸医所误,乃专志岐黄。18岁悬壶,并历诸省访师求教。公元1703年湖北汉阳时疫流行,卢悉心治疗甚众,乃定居江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