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清胃散

清胃散

脾胃论》卷下:清胃散

药方名称清胃散

处方地黄当归身各0.9克牡丹皮1.5克黄连1.8克(如质次,更加O.6克。夏月倍之)升麻3克

功能主治清胃凉血。治胃中积热,上下牙痛不可忍,牵引头部,满面发热,其齿喜寒恶热;或牙龈红肿,溃烂出血;或唇口腮颊肿痛,口气臭热,口舌干燥,舌红苔黄,脉滑大而数。现用于三叉神经痛、口腔炎、牙周炎属于胃火上炎者。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都作一服。用水23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冷服。

备注方中黄连苦寒泻火,以清胃中积热;生地、丹皮滋阴凉血清热;当归养血和血;升麻散火解毒,兼为阳明引经之药。五药配合,共奏清胃凉血之功。

摘录脾胃论》卷下

医宗金鉴》卷五十一:清胃散

药方名称清胃散

处方生地.丹皮黄连当归升麻石膏(煅)

功能主治清胃泻火。治小儿热蓄于胃,牙根肿如水泡,胀痛难忍,名曰重龈。

用法用量用灯心为引,水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一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清胃散

药方名称清胃散

处方人中白9克青黛4.5克白芷4.5克 杭芍4.5克 生石膏6克冰片3克牛黄1.5克麝香0.3克

功能主治治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共为极细末,上患处。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猜你喜欢

  • 龙涎散

    药方名称龙涎散处方龙骨1分,密陀僧1分,花蕊石1分,黄柏1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生肌。主痔漏。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干敷上。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五

  • 通关散

    《中国药典》:通关散药方名称通关散处方猪牙皂500g鹅不食草250g细辛250g炮制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功能主治通关开窍。用于突然气闭昏厥,牙关紧闭,不省人事。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鼻

  • 补肾益脑片

    药方名称补肾益脑片处方鹿茸(去毛)6g红参39g茯苓38g山药(炒)38g 熟地黄81g当归38g川芎29g补骨脂(盐制)29g牛膝29g枸杞子30g玄参29g麦冬38g五味子29g酸枣仁(炒)38g

  • 加味归宗汤

    《金鉴》卷五十六:加味归宗汤药方名称加味归宗汤处方归宗汤加紫草、石膏、犀角、黄连、归尾。功能主治痘疹毒火迅烈,莫能约束,热未三朝,发热或半日或1日,痘疹涌出不循序。摘录《金鉴》卷五十六《金鉴》卷五十六

  • 和中汤

    《家庭治病新书》:和中汤药方名称和中汤处方白芍1钱5分,厚朴1钱5分,枳壳1钱5分,藿香1钱5分,青皮1钱,砂仁8分,广木香8分,生甘草6分,干姜6分,黄连6分。功能主治痢疾,不甚实甚虚,不偏寒偏热,

  • 半夏白术天麻汤

    《脾胃论》卷下:半夏白术天麻汤药方名称半夏白术天麻汤处方黄柏(酒洗)0.6克干姜0.9克天麻苍术白茯苓黄耆泽泻人参各1.5克白术炒神曲各3克半夏(汤洗七次)大麦蘖面橘皮各1.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

  • 活血饮子

    药方名称活血饮子处方当归、菖蒲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妇人血气冲心。用法用量每服1钱,酒调下。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

  • 归地滋血汤

    药方名称归地滋血汤处方秦归4钱,熟地3钱,鹿角霜3钱,香附3钱,泡参4钱,白术3钱,桑寄生4钱,枸杞3钱,萸肉3钱。功能主治滋阴补血。主月经后期属单纯血虚者。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服。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 解毒排脓汤

    药方名称解毒排脓汤处方银花12g,连翘6g,天花粉9g,白芷3g,薏苡仁9g,赤芍9g,甘草3g。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主土疡(亦叫土疳、针眼、眼疮)后期脓成,肿核局限,顶部变软或露出黄白色脓头

  • 八珍加肉桂补骨脂汤

    药方名称八珍加肉桂补骨脂汤处方川芎、当归、白芍、熟地、人参、云苓、白术、甘草、肉桂、牛膝、川断、补骨脂、杜仲、山药。功能主治产未满月交合,损伤肾气,发热,四肢清冷,脉沉而细。各家论述产妇百日后方可交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