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原机启微》。即尘埃入目。
【介绍】:明代医僧。居住在歙县(今安徽歙县)北八十里的箬岭上,长于针灸,用细毫针治病,有良效。
气功功法。为大周天的全称。详该条。
流痰病的一种。见《疡科心得集》卷中。多为先天不足,三阴亏损,或有所伤,致使气血凝滞所致。多发于小儿,常见于大腿内侧或外侧处。初起全身寒热间作、食少、困倦、无力、面黄、形体消瘦,腰痛腿酸,朝轻暮重,甚则
解剖名。见明·邓苑《一草亭目科全书》。即黑睛。详该条。
见《中药制剂手册》。又名小儿至宝锭。橘皮、炒山楂、全蝎、炒麦芽、蝉蜕、制白附子、天麻炒槟榔、羌活、僵蚕(麸炒)、钩藤、胆南星(酒蒸)来知母、紫苏叶、薄荷、藿香、滑石、雄黄各150克,神曲(麸炒)、茯苓
偏产的一种。员从云《产科一得》:“临产儿头偏抵右畔。”相当于右枕横位。参见偏产条。
即鹤龄丹,见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王不留行之处方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尿血。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