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病名。《难经·五十七难》:“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本病后人有数解:①即痢疾。《研经言》:“今之痢,即《难经》五泄中之大瘕泄。”②一种阴虚似痢症,由肾虚所致。《医贯·痢疾论》:
【介绍】:见刘奎条。
病证名。出《素问·气交变大论》等篇。指目眦生疮。参见眦赤烂条。
见《救荒本草》。为地笋之别名,详该条。
脉象之一。又称极脉。脉来急速,较数脉尤甚,成人一息七、八至。《脉诀汇辨》:“六至以上,脉有两称,或名曰疾,或名曰极,总是急速之脉,数之甚者也。”主阳极阴竭,元气将脱。见于急性热病,虚损劳伤者,多是危重
见《伤寒直格方论》条。
病证名。《仁斋直指方》。指黑睛翳如碎米、真珠者。详翳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升登,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盱水(今江西境内)人。曾任澧阳(今湖南澧县)教授,撰《产乳备要》,已佚。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为望江南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