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泽泻汤

泽泻汤

金匮要略》卷中:泽泻汤

药方名称泽泻汤

处方泽泻15克白术6克

功能主治治水停心下,清阳不升,浊阴上犯,头目昏眩。现用于耳源性眩晕。

用法用量上药二味,以水300毫升,煮取150毫升,分温再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泽泻汤

药方名称泽泻汤

别名泄热泽泻汤(《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处方泽泻半夏柴胡生姜各9克地骨皮15克石膏24克竹叶15克 莼心15克茯苓人参各6克甘草桂心各3克

制法上药十二味,哎咀。

功能主治通脉泻热。治上焦有热,食后出汗,面、背、身中皆热,名日漏气。

用法用量以水12升,煮取3.6升,分五次服(一云水6升煮取1.8升,分三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

圣济总录》卷一一二:泽泻汤

药方名称泽泻汤

处方泽泻升麻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决明子(微炒)大黄(锉,炒)黄芩(去黑心)甘草(炙)枳实(去瓤,麸炒)芍药各30克栀子人参茯苓(去黑皮)黄柏(去粗皮)细辛(去苗叶)白术各15克柴胡(去苗)120克桑根白皮(锉,炙)60克青葙子30克

制法上药十八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肝热目赤,视物不清,积年青盲,视不见物。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入生姜4克(拍破),同煎至150毫升,去滓,入芒消1克,食后、临卧温服,一日二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圣济总录》卷一一五:泽泻汤

药方名称泽泻汤

处方泽泻45克 熟干地黄(焙)60克五味子丹参玄参防风(去叉)桂(去粗皮)人参当归(切,焙)各45克 白茯苓(去黑皮)石斛(去根)地骨皮各60克磁石(煅,醋淬七遍)90克牛膝(去苗,酒浸,切,焙)甘草(炙)黄耆(锉)菖蒲(米泔浸一宿,锉,焙)各45克

功能主治治肾间有水,耳聋、经年不愈。

用法用量上药十七味,粗捣筛。每服30克,先以水600毫升,加羊肾1只,煮取汁200毫升,去羊肾下药,入生姜一枣大(拍碎),大枣3枚(去核),同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五

王乐善方:泽泻汤

药方名称泽泻汤

处方泽泻40克,白术20克。

功能主治蠲饮利湿。主素有痰饮内停,清阳不得上升所致。(美尼尔氏综合症)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王乐善方

猜你喜欢

  • 双解散

    药方名称双解散处方益元散210克防风通圣散210克制法上药一处相和入拌匀。功能主治疏风解表,通便泻热。治风寒暑湿、饥饱劳疫、内外诸邪所致恶寒发热。或小儿生疮疹,透发不快,有汗或无汗,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 荡涤水

    药方名称荡涤水处方香白芷2钱3分,三奈片2钱,广藿香3钱,地骨皮3钱,二宝花4钱,北细辛3钱,荆芥穗2钱,川柏片3钱,青防风3钱,生甘草2钱,苦参片3钱。功能主治辟秽解毒。主一切咽喉腐烂,臭秽不堪。用

  • 龙珠丹

    药方名称龙珠丹处方川乌头(炮,去皮脐尖)1两,虎骨(酒炙)1两,牛膝(酒浸1宿)1两,败龟(酒浸,炙)1两,干蝎(去毒,炒)1两,香白芷半两,附子(炮,去皮脐)半两,枫香脂(研)半两,踯躅花(去心)半

  • 海金沙散

    《医学发明》卷六:海金沙散药方名称海金沙散处方牵牛45克(半生半炒)甘遂15克海金沙15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逐水祛湿。治脾湿太过,通身肿满,喘不得卧,腹胀如鼓。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倒流水150

  • 两止汤

    药方名称两止汤处方熟地3两,山茱萸1两,麦冬1两,北五味5钱,白术5钱。功能主治脐中流血者。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即止血不流,4剂除根。各家论述熟地、山茱以补肾水,麦冬、五味以益肺气,多用五味子,不待生

  • 二连丸

    药方名称二连丸处方白芜荑半两,黄连半两,胡黄连半两,青黛半两,蚵蚾1个(只用酒浸,炙,去骨)。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粟米大。功能主治无辜疳毒,脑后项边有核如瘰疬状,按之转动,软而不疼。用法用量每服3

  • 经验秦艽汤

    药方名称经验秦艽汤处方秦艽4钱,川羌活3钱,红木香3钱,大力子2钱,独活2钱,元胡索2钱,威灵仙2钱,芫荽子2钱,桃仁2钱,乌药2钱,茜草2钱,江枳壳1钱,红花1钱。功能主治痧症。用法用量水煎服。脚转

  • 安土汤

    药方名称安土汤处方白芍1两,白术1两,柴胡1钱,茯苓3钱,甘草1钱,苍术2钱,神曲2钱,炮姜1钱。功能主治肝气旺盛,肝木g脾土,土气不能伸,而肠中自鸣,终日不已,嗳气吞酸,无有休歇。用法用量水煎服。各

  • 安神丸

    《兰室秘藏》卷下:安神丸药方名称安神丸别名朱砂安神丸(《东垣试效方》卷一)、黄连安神丸(《保婴撮要》卷十三)。处方黄连4.5克(酒洗.)朱砂3克(水飞)酒生地黄酒当归身 炙甘草各1.5克制法上药除朱砂

  • 心肾丸

    药方名称心肾丸处方牛膝(去苗,酒浸)熟地黄(洗,再蒸)苁蓉(酒浸)各60克鹿茸(燎去毛,好酒涂炙)附子(炮,去皮、脐)五味子(去枝)人参(去芦)远志(去苗,甘草水浸,捶,去骨)黄耆(蜜炙)白茯神(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