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小儿瘀热在里而发生的黄疸。《圣济总录》第一百七十四:“小儿瘀热在胃,或湿热相搏,熏在肌肉,其证目黄,身或疼痛,肌肉如橘色。或得之伤寒,或得之邪气,或得之风温,皆脾胃气虚,邪热与谷气相搏所为也。
圆,通员。即员针。详该条。
参见新修本草条。
见《药学学报》12(10):690,1965。为铁棒锤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陈氏秘传》。即肘关节脱臼。详手臂出臼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麦斛之别名,详该条。
见《瑞竹堂经验方》。为巴豆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感受暑湿所致的泄泻。《症因脉治》卷四:“中暑泻之症,时值夏秋之令,忽然腹痛。烦闷口渴,板齿干焦,暴泻粪水,肠鸣飧泄,痛泻交作。”治宜清暑利湿。脉虚细,体弱者,用藿香参桔煎;脉洪滑,热重者,用
【介绍】:宋代针灸医生。籍贯不详。精通针法,善用补泻法治病。
见《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即理中汤第一方,见理中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