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水郁

水郁

五郁之一。指水气郁阻之症。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证治汇补》卷二:“水肿胀满,二便阻隔,皆水郁也。治宜折之。折者制御之也,伐而挫之也,渐杀其势也。”《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水之本在肾,标在肺。实土可以制水,治在脾;壮火可以制水,治在命门;自强可以帅水,治在肾;分利可以泄水,治在膀胱。凡此皆谓之折。”可用折郁汤补火解郁汤等方。不效者,或发汗,或通利二便。参见五郁、郁证条。

猜你喜欢

  • 臀骱

    关节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髋关节,详髀枢条。

  • 气化无权

    即气化不利。见该条。

  • 气喉

    即喉。喉为气道,故名。《喉风论》:“经曰喉通天气,呼吸之道也,俗名气喉。”详喉条。

  • 小驳骨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驳骨丹之别名,详该条。

  • 十二经别

    出《灵枢·经别》。指从十二经脉分出,走向体腔、头面的重要支脉。十二经别的分布特点可以用离、合、出、入四字概括,即从四肢部的本经别离(离),进入体腔(入),浅出体表(出)而上头项,然后阴经的经别归向与相

  • 杨梅痘子

    出《外科启玄》卷八。即杨梅痘。见该条。

  • 攻里

    下法之一。即攻逐里实。用泻下药物,以通导大便,消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的治法。《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攻里不远寒。”参见下法条。

  • 膀胱实热

    ①一般指膀胱有实热病邪的病证。如膀胱湿热。见该条。②指膀胱经的证候。《千金要方》:“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阳实者,足太阳经也。病苦逆满,腰中痛,不可俛仰是也。名曰膀胱实热也。”“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阳实者,

  • 玻璃草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拦路虎之别名,详该条。

  • 湿热感寒疝

    病证名。疝证之一。出《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小儿贪食不节,则势必影响中焦消化功能,因而积久生湿,湿郁生热,以致湿热之气下注,流入阴囊,复被风湿之邪外侵,则成本证。发作时阴囊红肿松弛,常常刺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