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水分

水分

经穴名。代号RN9。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分水中守。属任脉。位于腹正中线,脐上一寸。布有第八、九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下动、静脉。主治腹痛肠鸣泄泻水肿蛊胀,以及肾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②病证名。①指肾虚不能制水,水气流散于四肢而致的肢肿。《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水分者,言肾气虚弱不能制水,令水气分散,流布四支,故云水分,但四支皮肤虚肿聂聂而动者,名水分也。”②指妇人先患水肿后月经闭止的病症。《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参见水肿、肢肿条。

猜你喜欢

  • 风淫

    风气太过,成为致病的邪气。《素问·至真要大论》:“岁厥阴在泉,风淫所胜。”又指风邪侵犯人体:“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

  • 苏子汤

    《外台秘要》卷九方。苏子一升,半夏(洗)四两,桂心、炙甘草、人参各一两,陈皮、干姜、茯苓各三两。水煎,分三次服。治气上迫满,或气不通,烦闷喘呕。若虚热,去干姜,用生姜六两,并加黄芩二两。

  • 水红花

    见《滇南本草》为荭草之别名,详该条。

  • 樗(chū 初)叶

    出《本草纲目》。又名樗木叶。为苦木科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Mill.)Swingle的叶。苦,温,有小毒。煎水洗疮疥,风疽。本品含异槲皮素。

  • 云南连翘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芒种花之别名,详该条。

  • 周纪

    五运六气,天干在上,以五岁为一周,地支在下,以七百二十气为一纪。《素问·天元纪大论》:“上下周纪,其有数乎?”

  • 文先果

    见《四川中药志》。为刺梨之别名,详该条。

  • 二花秧

    见《河南中药手册》。为忍冬藤之别名,详该条。

  • 无白草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合子草之别名,详该条。

  • 开刺

    即关刺。出《黄帝内经太素》,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