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即瘖。详该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图志》。为马骝卵之别名,详该条。
见济生续方条。
见《陆川本草》。为锡叶藤之别名,详该条。
急躁。《素问·五常政大论》:“其气扬,其用躁切。”
见广嗣五种备要条。
古刺法名。①指针刺浅深不同的三种刺法。即先刺至浅层,再较深的刺入,最后刺入更深的部位,以产生针刺感应,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灵枢·官针》:“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始浅刺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深刺之,
股部外上方、股骨大转子部位。又称髀枢。《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
病名。见《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指生于小腿肚的痈。证治见外痈条。
病名。指痢疾之由肠虚寒客所致者。《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冷痢者,由肠胃虚弱,受于寒气,肠虚则泄,故为冷痢也。凡痢,色青色白色黑,并皆为冷痢。”《证治要诀》治冷痢下如冻胶,或如鼻涕,先服除湿汤加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