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药材资料汇编》。即全蝎,详该条。
见《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一方。即玉泉散第二方,见玉泉散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由毒邪入肝经而发病。初起肤如虫癣,大小不一,形色不同,久则连片,腐烂腥秽,面目作痒,眉睫脱落。相当于瘤型麻风晚期。
治法。即汗法,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甲香之别名,详该条。
见《瘴症指南》卷下。即乐令建中汤,见该条。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蛇含之别名,详该条。
见《世医得效方》卷六。即噤口痢。详该条。
病证名。疳疾的一种证候。见《太平圣惠方》第八十七卷。由于小儿乳食不调,心、脾积热,津液虚损所致。症见羸瘦,皮肤干枯,两目干燥凹下,或畏光,夜热不安,啼哭无泪,腹部胀满,口干唇燥,或颈项倒斜。治宜健脾益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阴地蕨之别名,详该条。